第五十七章 需求導向(2 / 2)

唐朝工科生 鯊魚禪師 2241 字 2020-12-24

而皇帝眼下的一個決定,簡直就是在搶蘇州搶常州人的錢。不僅僅是蘇州,更是搶整個揚子江兩岸人的錢。

「那要不你去扯旗造反,本府偷偷給你送刀兵糧秣,你看這主意怎么樣?」

張乾嘴角一抽,「觀察……宗長!總得想個辦法吧。」

「還不到時候,輪不到我們急呢。」

老張搖著頭笑道,「再說了,魏徵那老兒還得給皇帝擦屁股。皇帝既然要扶持幾家河南山東的『忠義』人家,又不願意出錢維持,自然是要朝廷來承擔。魏徵得罪了長孫無忌,長孫無忌又豈會讓江南人跑來吃苦頭,肯定是讓魏徵能者多勞嘛。」

「可是觀察,魏總制若是把皇帝欽定的那幾家船行母港,定在武漢錄事司附近,又當如何?」

「那新設揚子縣是為了好看嗎?投了那么多錢,江淮行省是從別的州縣調劑過來的,就說揚州,還問鹽商拆借了一筆錢。若非是魏徵,誰能借來?揚子縣要是不成,魏徵舍去一身功名,拍拍屁股走人,把這債留給下一任總制,也不是不可以。但你覺得魏徵會這樣做嗎?」

「豈不是說,將來李縣令的營生,就是專門給這群皇帝欽定打家劫舍的東西做奶公?」

「這又有甚么不好的?」

「可丹陽郡公也有船隊啊,李家在揚子江跑的沙船,有百幾十條呢。」

老張一愣,突然笑的有些猥瑣,輕輕地拍了拍張乾的肩膀:「作為兒子,搶老子幾條船,又算得了什么?你說對不對?」

「對……不對!」

「哈哈哈哈哈……」

張德大笑一聲,對張乾道,「莫要多想,要是怕幾個河南山東來的旱鴨子,算甚么水上男兒?皇帝欽定的那幾家,想要成事,沒有三五年,跑海上東南西北都分不清。要是下海就是找幾條船找幾個能浮水的就能成事,那倒是簡單了。還至於為了從海上去一趟流鬼國,就得賠上幾百條人命?」

僅僅是開拓黑水靺鞨的海上航線,死掉的新羅船奴就是數以百計。哪怕是王萬歲自己,都中過兩回高燒的險境,或許是名字取的硬,挺了過來,終究成為東海上數一數二的搏浪英雄。

有皇帝支持的「合法海盜」固然麻煩乃至可怕,興許會加本就已經參與者愈多競爭愈惡劣的海上爭奪,但正如張德判斷的那樣,三五年內,哪怕是收買合格的水手優質的船只,都是需要一個過程。

一蹴而就稱王稱霸,不存在的。

正如在小霸王學習機上玩《魂斗羅》是不務正業一樣,皇帝這樣干,也不過是拍腦袋政策。

再過一千多年,身居高位者,也多的是拍腦袋-拍桌子-拍屁股之輩。在這個時代,李皇帝干這種事情,也不是一回兩回,唯一不同的是,一千多年後,玩脫之後想要重新耀武揚威的幾率很低,而這個時代,能讓扭曲的貞觀皇帝收斂一點,不如指望禁苑里的太上皇突然就領悟級賽亞人變身這個技能,然後割草無雙一路殺過去,把兒子弄死在太極宮。

很顯然,連打桌球都要請幫手的太皇不是賽亞人。而他那個正在當皇帝的兒子,也理所當然的狂霸酷拽屌炸天……

「觀察,那咱們眼下要做甚么?」

「做甚么?鼓勵生產啊做甚么?去,快年底了,把明年的獎勵公告貼出去。」

要想富,先修路。這個放之古今四海而皆准。

但是,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種樹……這話放這個時代就是放屁。

「人多力量大!」

「人多就是好!」

「多生方有多福!」

口號先喊出來,標語先貼出來,然後才是各種武漢錄事司的獎勵措施。和當年在河北、遼東、河套、長安、漢陽的標准差不多。

添丁進口,都能有獎勵,只是獎勵的對象范圍,圈定在了工坊和大農庄。散戶市民則是沒有這個福利的,而且和以往不同,以前是自己領了羊羔狗崽回去養,現在是可以折算成現錢。

飼養費加成年羊犬的價錢,貼補下來,生一個孩子的半年營養費都能平掉。要是生了雙胞胎,還能有盈余……

小康之家興許不一定看得上,但對於工坊做工的家庭來說,男丁本來就要承擔傳統意義上的「開枝散葉」義務,而現在,在這個義務上,能夠有一筆額外的補貼來平穩度過困難期,顯然是大大地降低了嬰兒夭折的概率。

尤其是,武漢地區自從延續了大河工坊、石城鋼鐵廠等等華潤系的醫療衛生管理方法後,這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本就逐漸深入人心。再有這筆他們眼饞許久的原臨漳山福利,自然是大受歡迎。

就算別的地方有心想要模仿,可實際上一個大戶針對自家的工坊家生子,興許還能維持。但要集中推廣,是萬萬沒有可能的。

不說推廣宣傳以及經手操辦人員的經驗問題,只說財力,沒有人可以玩得起。

要知道哪怕是張德自己,在漢陽時,也不敢大規模推廣到整個沔州,同樣也是特殊范圍內特殊處理。

想要保證爆式的人口增長,還要保證一定的人口質量,這和永興象機以及一系列改進型號相同,是一個系統工程。缺少哪個環節,都會造成難以為繼的短板。

「這個月從江淮過來入籍的人有多少?」

「有兩千多,和往常一樣,男多女少。」

「嗯。」

張德點點頭,將一份報告扔到桌上,然後抬頭看著幕僚們說道,「到年底,要做個總結。然後明年,你們就要開始忙了。除了江淮,江南道、山南道、黔中……多的是逃戶隱戶。你們要分赴各地,和當地主官說清武漢錄事司乃至荊楚行省的政策,趨利避害這種事情,不分官民。本就是雙贏的事情,只要講清楚,就能談下去。」

「觀察放心,我等正要大展拳腳呢!」

「今年在江淮一個縣一個縣的跑,我等也算是有了經驗。來年必不讓觀察失望!」

幕僚們不管是不是心腹,都知道這是個施展能力所長的機會,一個個都摩拳擦掌。畢竟,這種事情做好了,對逃戶隱戶嚴重的州縣主官來說,也是去一塊心病,更是多了一項政績。

而對武漢錄事司乃至武漢錄事司周邊地區來說,正處於不可阻擋的工商業擴張期,增加的勞力,正好可以解決勞力短缺問題,而不至於需要花大價錢,從別的州縣聘請良人。

說到底,張德能夠決定這樣做,還是因為本地的需求是如此。良人請過來工錢比黑戶逃戶入籍者,貴了三倍都不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