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早已注定(2 / 2)

唐朝工科生 鯊魚禪師 1350 字 2020-12-24

年中作為江漢觀察使,張德是要去覲見一趟的,但眼下都從長安變成了洛陽,很多事情都有極大的變化。

比如行政部門很多都還留在長安,並沒有遷移。諸如軍器監等等技術衙門,想要遷移,沒有個兩三年,想也別想。光長安本地的冶鐵作坊及煉焦作坊,就不是那么好動的。

加上類似南山造紙廠和東關窯場這種營利性的部門,更是要小心翼翼,不能讓外人鑽了空子。

李皇帝布局遷都,前期做的事情多到嚇人。僅僅是興建洛陽宮,為籌措款項,挪用稅賦這種事情,雖然表面上沒做,但底下人為了奉承,做個假賬算什么?至於和山東士族的較量,從圈地養羊開始,到清河崔氏支脈涉及「民變」,到杜如晦總統河南,一環扣一環,居高臨下,拿捏的相當到位。

期間雖然有大量的錯漏,可總體上來說,李皇帝和山東士族,已經不是此消彼長能形容的。

而是一面倒的優勢。

科舉的順利推進,伴隨著宣紙的大規模生產,伴隨著《五經正義》、《音訓正本》等等的出版印刷,智力資源上李皇帝不再捉襟見肘。

「行中書省」的試運行版本總統府,對很多杜天王的小弟們來說,這是自己跟的老大有了新的事業新的局面。

然而對李皇帝而言,直接的好處更是不言而喻,原先皇帝的觸手,最多不過是長安向外輻射。

了不起在大城市安插自己的親信,邊軍放置自己的忠犬。

可離開這些地方,到了尋常州縣,也只剩下朝廷維權。

好聽點叫皇權不下鄉,不好聽點,皇命不出關洛!

但因為有了類似杜如晦這樣的存在,垂直的統治體系,使得李皇帝想要拿捏州縣,簡直是輕而易舉。

用杜如晦如武士彟,正是李皇帝的一點微小工作罷了。

杜天王這片樹蔭下的小弟門生,不過是吃了點魚蝦,而李皇帝,杜天王是眼睜睜地看著他在生猛海鮮胡吃海喝。

而當今世上,杜天王這樣的人,李皇帝手上還有很多。

「崔季修似乎是在攻訐博陵崔氏?」

快要生的「苦聊生」崔娘子,輕輕地摸了摸肚子,然後有些奇怪,「怎地拿子嗣繼承說事?還有藏匿戶口?」

「《洛陽日報》是要造勢,逼迫博陵崔氏行『推恩令』,使其宗長家主不能獨大。至於藏匿戶口,本就是矛盾無比。洛陽本就缺人,崔氏藏匿人口又是人所共知的事情。此事被大肆宣揚之後,洛陽新貴多半是要一起抨擊的。畢竟,眼下有『皇商』出海,不跟著一起罵人,誰知道你是忠心耿耿還是心懷叵測?」

「若是博陵崔氏不予理會呢?」

崔明月還有點小天真。

「不予理會?」老張笑了笑,「你當『北衙禁軍』在洛陽成立是為了擺設?這是皇帝私軍。若是博陵崔氏不予理會,多了都不要,一千禁軍找你商量,你還不予理會試試?虎狼在側,由不得博陵崔氏這頭肥羊能造次。」

「可……可……」

崔珏有點懵,「五姓七望同氣連枝,若是打壓博陵崔氏,六族不會袖手旁觀。」

「是嗎?你以為還是十年前?眼下洛陽執筆之流,哪怕是茶肆說書的,不過是皇帝一個念頭,就會跟著一起罵。五姓七望在洛陽幾年前就沒了根基,杜如晦又深深耕耘,哪里還有五姓七望的底蘊?不管是朝廷還是坊市,既然五姓七望都沒有為之張目者,他們又有什么別的辦法?」

「據祖庭而守……」

「你當大唐是北魏還是北周?」

老張笑了笑,「別想了,為了眼下的局面,咱們這個皇帝陛下,從貞觀三年開始就一直在謀劃。而更巧的是,季修兄是最好的一個『刀筆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