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決心(2 / 2)

唐朝工科生 鯊魚禪師 1110 字 2020-12-24

「都是皇帝的人,當不會爭功吧?」

「眼下波斯人轉向突厥求救,總不能讓突厥人攢下家底。既為磧南都督府都督,喬師望當有所決斷。若由著李思摩……到時皇帝責怪下來,怕是喬師望擔當不起。」

何止是擔當不起,波斯王族只要成功從突厥請來救兵,突厥人有了波斯人的地盤,恢復元氣不一定,但壯大起來,這是可以預見的。

而作為磧南都督府都督,卻什么都不管,甚至連這樣的重要情報都不知道上報,連這樣的事情都不預先處理,要他何用?

「不管那老貨如何,咱們在疏勒,得先備戰!」

程處弼說罷,對安菩道,「寫信給哥哥,此地匠人,少則五百多則一千,總歸是要的。你我是想不出辦法,只能再求哥哥幫忙。」

「中國新來工匠,不可強迫留下,哥哥來信說過,強留無甚意思。」安菩說罷,又看著程處弼,「聽聞押解博陵崔氏流放之人,乃是左驍衛故人,到時在敦煌,會有人幫忙多分二三千過來。」

「要這等米蟲作甚?」

程處弼不忿地說道。

「非是尋常紈絝,此間是有蹊蹺的,哥哥托了幾人周轉,遮掩了一番身份。到時就見分曉,我等不必心急。」

如此一說,程處弼點點頭:「若無哥哥支援,又不讓兵卒劫掠,只怕是要嘩變生事。眼下能成強軍,說到底,還是且末軍磧南軍能找補『糧餉』,又不似西州伊州那般克扣糧草。」

且末軍和磧南軍的戰力,純粹就是簡介砸錢砸出來的。如果只是靠著敦煌方面的錢糧,連朱俱波都碰不到。

至於兵卒能夠忍住程處弼的諸多「癖好」,也是見識過敦煌西軍的日子,對比之後,才有的權衡。

古時士卒「心生怨忿」,然後嘩變宰了主將,根本不算個事情。

「聽聞洛陽天子親軍,是直接餉的。而且非關洛府兵,不得上番拱衛京畿。邊軍想要輪替十二衛,不似從前那般是個美差。」

「說到底,還是咱們皇帝有錢啊。」

程處弼感慨萬千,整個大唐,有一個算一個,當兵能混個好前程的,除了西軍北軍搏命,眼下也就是被點入北衙禁軍。

實打實的餉銀,河南除近畿之外的府兵,全都只能干瞪眼。拿了永業田當個三五年兵,就算了賬。

一般人家去地方軍府,大概是不情願的,可要是去洛陽羽林軍,那簡直是豁出去的模樣,拼了命也要去當兵。

世道便是如此,有了好處甜頭,任你別家酸上一句「老兵」,也是忙不迭去尋來做事。

「哥哥說過,且末軍也好,磧南軍也罷,也不過是和突厥、鐵勒等廢物比個高低,離強軍之列,不過才摸了些許皮毛。」

以悍勇善戰聞名的磧南都尉程處弼並沒有懷疑這句話,反而沉思道,「某思來想去,也不明白,到底甚么,才是哥哥口中的強軍。」

「待此間事了,回關內時,去哥哥那里解惑就是。」

安菩沒太多想法,時下他能混到這個地步,對他來說,已經相當的滿意。至於封侯拜相之類,是連念頭都沒有動過的。

隨著波斯和突厥的接觸,唐朝西域諸軍的壓力陡然減小,洛陽方面反應過來之後,著手的就是如何恢復西域生產。只是和以前的放任無為不同,貞觀十六年從陽關涌入西域的隊伍,前所未有的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