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順勢(2 / 2)

唐朝工科生 鯊魚禪師 1106 字 2020-12-24

「可是,新立武昌書院,公開說要效仿臨漳山,非是漢陽書院,這……這要是引起非議,怕是紛紛擾擾一時也絕不了啊。」

「似孔穎達之流,你以為真的介意新學王學?」張德笑了笑,指了指案桌上一份關於工人工資待遇的調查報告,「就好比這武漢工匠的待遇,你當大商號當真介意提拔工薪?這年頭,又有幾個大商號是靠壓榨人工賺錢的?真正惦記工匠那點血肉的,多是新入市場,或是體量不足的商號坐地戶。」

當商號的體量大到一定程度,考慮的已經不是僅僅如何經營這件事情,甚至工人的吃喝拉撒都要琢磨一番。簡單來說,大商號的管理,猶如管理一國,商號的東主便好比一國之主。

這世上的道理,總是頗有聯系,既微妙又直接。

「那孔祭酒及諸學士,為何……」

「那是因為,王學新學的教材不是他們編的,批卷的也不是他們。」老張繼續給幕僚們解釋了一番,「王太史不是做官的料,這話哪怕當著他的面,我也是這么說的。他只適合做學問,但是你們想一想,十八學士,有一個算一個,便如我師6公,難道只有學問嗎?」

「如此說來,王太史早年若是將王學基業交給孔祭酒,便沒如今這般艱難?」

「使君,以我之見,王太史縱然投效某個學士,怕是王學連出頭的機遇都不會有。」

老張點點頭,笑道:「此話自然不假,只是凡事不能單獨拿出來看。這世上的事情,又有幾個可以單獨說話,不及其余的?當世的局勢是什么?倘使把糖酒米面糧油全部抹了,把板軌、鯨蠟、絲麻、煤鐵都抹了,全部回到貞觀一二三年,誰願意?」

「這怎么可能?舊年四輪馬車金貴,如今卻是價錢便宜,有這座駕,大戶豈能願意回到過去?」

「便是如此了。」張德一臉的感慨,「這就是大勢啊,這個大勢,哪怕是皇帝說禁絕天下工匠營造禁絕江湖大船,便可以做到的嗎?」

「縱然有可能,怕也是一番動盪。」

「道理就是這般,哪怕是皇帝陛下,也是要順著道理的。而這個道理,在這個大勢之中,沒有王學新學為根基,成么?諸學士能夠和王太史坐而論道,或者……或者說討價還價,那也是大勢所趨。士大夫只論五經,讓他去民部做部堂,信不信底下人把他當傻子?舊年算學,哪里還能擔得起這等重任?」

眾人紛紛以為然,更是有一種緊迫感。這個貞觀朝,和以往歷朝歷代,實在是太不一樣了。每一年每一月需要學習的東西都太多,新生的事物不斷的在刷新,舊式的官僚除非掀起逆流,否則不得不硬著頭皮跟著學習。

王學新學從被討論被攻訐被接受被抬高,都是跟著時代展不斷變化的。早年武氏女讓李真人顏面無存,那時會當作談資會當作新奇事物,但經年累月,到如今若有童子以算學擊敗算學大儒,那根本不算什么新聞,至多是小地方的一方美談。

但也就到此為止。

貞觀朝,已經到了上至權貴下至黎庶,不得不接受、順應、改變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