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顧問(2 / 2)

唐朝工科生 鯊魚禪師 1135 字 2020-12-24

「也就廣州能用水做的溫度計,高大巍峨,還不怕溫度低。不至於到了四度生變化,也不至於擔心零度以下就結冰……」

相當坦盪的賈飛還有心思跟皇帝說個小趣聞,倒是讓李世民大開眼界的樣子。

「學的越多,懂的越少啊。」

李董感慨萬千,這是切切實實的感受,以前只盯著「治大國如烹小鮮」,還不覺得如何,橫豎「聖人之言」牛逼不解釋。

可眼下,聖人之言大部分情況下未必有用。你講「君臣父子」,可不給錢,那對不起,不談錢談情懷,你這是要上天啊!

「遼東開渠挖溝修水庫,君鵬以為能增田畝幾何?」

「要實地勘察,不過以遼陽為例,增田二百萬畝總是有的。遼河南北種麥、糜子、黑豆、黃豆極為事宜。因地廣人稀,用八牛犁極為方便。倘使有溝渠直通大河,糧食進出也不成問題。」

賈飛說到這里,又舉了個例子,「薇豆采摘雖說麻煩了一些,但在遼河,產量還是不差的。五月光景能種一茬夏豆,到九月,還能種一茬秋豆。夏豆要是伺候得當,一畝能得六石甚至八石。說來也是奇怪,這薇豆是喜熱不喜冷的,在河套臣曾經種過,三石也極為勉強,偏偏在遼東,翻了一番。」

「噢?這是為何?」

李世民來了精神。

「大約是土質不同吧,各地土質,於不同農作各有加權。總體而言,南稻北麥是有點道理的。早年種豆還是要少一些,如今則是多了,除飼料之外,磨坊作業精細,也是要緊的地方。比如麥粉,幽州的麥粉白如雪,乃是上品,故而這幾年,河北種麥者甚多,糜子反而少了。」

「唔……遼東倒也並非是苦寒之地啊。」

李董琢磨了一番,喃喃自語。

「遼東怎會是苦寒之地呢。雖說相較中原,是差了一些,可較之大洛泊以北,或是鴨綠水以南,堪稱渤遼之江南。陛下既要開渠挖溝修水庫,增加田畝之後,農作定以計劃,養活兩百萬戶不在話下,且遼地南北各有千秋,遼北極為適合畜牧,可以直接照辦河套河東成法,牛羊存欄草場分區,再養活二三十萬人還是不成問題……」

「咳嗯。」

一看賈飛在那里放炮,馬周趕緊咳嗽一聲,給他提個醒。

然而賈飛也沒覺得自己是在放空炮,這都是考察計算出來的,只不過他也清楚,數字是數字,落實到政策,還是要人去執行。馬周作為宰輔,不可能幫他一起吹法螺,皇帝也不可能真的就這么玩。

講白了,遼地經營,還要考慮地方治理和邊疆安全。

不過,這些就不是賈飛所邀琢磨的,他只是作為「顧問」,跑來跟皇帝談話。

而李董原本打算的,是「巡狩遼東」之時,置都督府或都護府於此,遼陽就是他重點考慮的地方。因為這光景,李董還打算動民夫修建兩條遼陽直通渤海的路。像人字形,交錯在建安州兩側。

只是聽了賈飛所言,李皇帝心中又生出了別的想法。遼東是苦寒的,這一點,李皇帝不會因為賈飛的話而動搖,但苦寒也有苦寒的好處。

如果動民夫之前,給民夫許諾脫離苦寒的甜頭,不是正好可以給渤遼諸族本就動盪的「基層」致命一擊嗎?

「要是長孫沖在此,倒是上上之選啊。」

想到這里,李董猛地想起來,當年長孫沖在渤遼及室韋靺鞨之地,堪稱戰果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