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等級差距(1 / 2)

唐朝工科生 鯊魚禪師 1250 字 2020-12-24

遼西走廊,新墾的田地行成了巨大的圓形。中心處多是糧囤或者房舍,大量的圓形耕地連成一片,時不時還能看到青料塔以及牛舍或者牲口房。

「此處地力如何?」

一身明黃袍服,頭戴紫玉撲頭的李世民踩著牛皮馬靴,衣帶掛著佩刀,神色淡然地望著茫茫多的田地,問身旁站著的瘦小馬周。

「畝產二石,石城糧食主要就是遼西走廊提供。」

「能有二石?」

「能,渤海、烏湖海以及靺鞨海的肥地粉存了不少。」

北方海島的鳥糞礦品質是不如南方的,流求東南,西太平洋的一些零星島嶼所產的鳥糞礦,才是高品質。一次運輸一二百萬斤不成問題,但是在渤遼,更多還是依靠「漚肥」,鳥糞礦對產量提高也算明顯,但顯然沒有南方來得長久。

按照西太平洋的鳥糞礦儲量,在傳統農業手段之下,用個幾百年不成問題。當然了,一旦進入農業「工業化」,那點鳥糞礦,用個三五十年也就到頭了。尤其是面對唐朝這種體量,更是「杯水車薪」。

「遼西經營,也快十年了吧。」

「回陛下,有十年了。」

「嗯。」

李董點點頭,他是個記憶極好的帝王,忽地說道,「當年薛大鼎在滄州干得不錯,如今是在工部?」

「工部侍郎。」

「傳召。」

「是。」

一旁康德始終沒有插話,但等到李董吩咐完,他便微微欠身,以示告退。皇帝雖然說傳召工部侍郎薛大鼎,但不可能真的是讓馬周去干這種家奴干的事情。

「故地重游」的薛大鼎對於遼東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當年石城鋼鐵廠能夠起來,滄州鼎力相助功不可沒,甚至薛大鼎還在其中為家族謀了點便利。

說陌生,那是因為薛大鼎雖然在滄州累死累活,還真沒有踏足遼東半步。

「薛侍郎,陛下召喚。」

「有勞大令。」

薛大鼎並沒有在康德面前裝逼,反而微微行禮,他跟張德關系密切,自然曉得康德不是一般阿諛奉承上位的土鱉。他的老靠山乃是退休多年的史大忠,而史大忠退休之後一直在揮「余熱」,基本就是給皇後在洛陽干點臟活。

皇族家奴之中,史大忠是為數不多能夠安安穩穩還活著的。

大部分退休的閹奴,只有死路一條。

無它,知道的太多了。

「臣,薛大鼎……」

「好了。朕是有事情問你。」

「陛下請問,臣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好。」

李董點點頭,然後指了指東南方向的山脈,「那里就是安市?」

「回陛下,正是漢時安市舊址,西北處乃是高句麗舊時長城,綿延至建安、都里。我軍在西南屯田,如今有建安折沖府,此軍府正是由臣督造。」

說是這么說,實際上薛大鼎就沒去過建安折沖府的駐地,那地界是個關卡邊城,作為工部京官,怎么可能真的走一遭,不外是工程外包,讓會做的去做罷了。

再說了,保利營造技術這么強,活又好,人又認識,不給他們給誰?有保證啊。

「你舊年為滄州刺史,當知渤遼民風。朕略有疑問,渤遼之地,諸胡部眾,共有幾何?」

「熟番三百五十萬,生番百五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