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浴血奮戰(2 / 2)

唐朝工科生 鯊魚禪師 1538 字 2020-12-24

別人不知道,反正陶白的老丈人長大海偷偷地告訴過自己女婿,他是真嚇尿了。

就算一萬聯軍里面水分很足,正兵就算只有兩成,這也是兩千人。還有八千嘍啰,哪怕是豬,抓起來也要好些時間吧?

可一個旅的唐軍,還真就干掉了一萬聯軍,不但干掉,還是壓倒性的摧毀。更讓陶白蛋疼的是,就算是逃跑,逃兵居然還跑不過追兵,這算什么?人家唐軍還披堅執銳來著呢。

實際上唐軍追擊戰中,大量使用了小舟,只要有風,度極快。又因為吃水很淺,連一尺都沒有,所以基本是條溝就能漂,不能漂也就是一竹竿的事情。

小股唐軍出擊,最小單位是二人組,各有弓弩,加上「操舟士」,三個大兵就能出去「趕鴨子」。

最高記錄就是三個人俘獲一千一百六十六人,開玩笑一樣地用繩索藤蔓,把一千多號人趕牲口一樣,趕到了長州治所文陽縣。

因為當時長州還是羈縻州,結果來了這么一出,長州州長長大海,也就是陶白的老丈人,直接就表示誰要說老夫是州長,老夫跟誰急。

至於文陽縣的各族人民群眾,看到三個唐軍「趕鴨子」的模樣,呆若木雞之後,立刻一邊刷「666」一邊高喊「長老,收了神通吧」……

事後了解,才知道那一千一百六十六俘虜,一多半人早特么想投降了。同飲一江水,憑什么修建江堤的老鄉吃米,老子就只能吃糠?那還鬧個卵的鬧,唐朝管飯啊。

幾年下來,成洞成寨「降而復叛」的蠻夷已經越來越少,這兩年有組織的「反政府武裝」,其主要業務,已經不是攻打縣城,破壞廣大人民群眾的生產活動,而是劫掠往來商船客船……

交州地面的「反賊」淪落為「水賊」,這可以寫一部很長的書,光反賊們的心路歷程,想想就很復雜。

然而和以往不同的是,對坐地戶和外來戶而言,你要是「反賊」倒還好了,說不定老子還「養寇自重」,畢竟「反賊」要的錢,那是國家的。可特么的你成了「水賊」那就不一樣了,「水賊」要的錢,那特么是老子自己的啊。

於是「水賊」們紛紛現,轉行之後的日子,居然比之前更艱難。以前要面對的,也不過就是唐軍,頂多加一些「城管」。

現在好了,有組織的「聯防隊」「民兵」比正規軍下手狠多了。

整個西道江下游,尤其是朱鳶江這一段,僅僅是受雇的「安保人員」數量,就過了三千。

原長州州長長大海表示,老夫要是有這三千人,老子不叫長大海,老子叫南霸天!

幾經追捕圍剿,加上這幾年江堤、溝渠一直都在整飭修正,內河航運條件大大提高,西道江下游最大的一股「水賊」,也就只剩下以匪「牛耳朵」為頭領的團伙。

唐軍幾次圍剿,都被「牛耳朵」利用樹林和沼澤地,逃脫了出去。

而這一次,圍剿主力換成了文陽縣本地人,「牛耳朵」一伙人,被圍堵在一片半沼澤的林子里。親自給「聯防隊」帶路的,就是長州陶氏當家人陶白。

長州太平鎮鎮將張成櫸親自帶隊,持弩背弓,二話沒說,朝著林子就先射了一箭。

只是萬萬沒想到的是,「牛耳朵」本來想看看風向,要是實在不行,就直接投降。可剛探了個腦袋,就聽「咻」的一下,唰的一支箭過來,要不是腦袋閃得快,怕不是直接爆頭。

可張成櫸勁弓強矢,就擦了那么一下,「牛耳朵」被帶走一大半,皮肉鮮血碎成了霧也似,就聽著「牛耳朵」慘叫連連。

陶白懂安南蕃語,一聽動靜,連忙跟張成櫸道:「太尉,那賊頭中了箭啦!」

張成櫸一聽,也不怕是不是有詐,一招呼,「聯防隊」一擁而上,府兵在後觀戰。

本以為有一番廝殺,讓張成櫸出乎意料的是,居然真個就射中了「牛耳朵」。

「還真是射中了耳朵啊,你這匪號取的不好,不吉利。」張成櫸感慨萬千,「往後還是不要叫『牛耳朵』了,如今你被射落一只耳朵,還剩一只,不如就叫『一只耳』,也好記一些。」

隨後也不管「一只耳」聽得懂還是聽不懂,下令道:「捷報交州都督府,就說我太平鎮上下浴血奮戰,終將長州水賊匪『一只耳』擒獲!」

「是!」

一旁長州陶氏家主一臉狐疑四處觀望,然後心中暗道:浴血奮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