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不歸兵部管(2 / 2)

唐朝工科生 鯊魚禪師 1230 字 2020-12-24

「這涢水的石炭,能做多大?」

「露田的也做不了多大,再說了,咱們還要運到登萊去。少不得還得先做成了煤球煤餅,否則就石炭塊,那也就是賺個辛苦錢。」

「說實話,老夫心動了。咱們這些廝殺漢,還能殺幾年?東南西北,該殺的都殺的差不多了,聽說如今楚地平獠,連府兵都用不上。早晚要有人馬放南山,可廝殺漢就算回家,能做個甚?真去種地,也就是糊口。」

如今的田地行情,牛進達好歹也是「大地主」,哪里不知道種糧食就根本不掙錢,想要活得體面,桑麻田、棉花田甚至甘蔗田,才是道理。

可這道理,又不是給大頭兵的,給大頭兵三百畝永業田,他真敢隨便糊弄?朝廷有硬性指標,稅賦是不會說你糊弄就少了。該是糧稅就是糧稅,該是豆賦就是豆賦,你種棉花也得交啊。

大戶可以掏錢買糧食去抵稅,因為大戶底子厚,有錢任性。大頭兵就幾百畝地攥著,哪敢放肆?一季虧本就是欠幾年的債,搞不好這輩子就搭進去,成了別人家的長工。

沒有別的出路,或者說沒有新的進項,現在不先攢點,卸甲歸田的廝殺漢,早晚都要破產。

權貴不玩土地兼並,大戶光靠「利差」,就能把小戶綁死在種糧食上。即便真的出現農業技術升級,這技術二字,不管大小難易,都是以「工業品」的形式出現的。而誰能產出「工業品」?

牛進達不通經濟歸不通,但是本身作為大戶,什么能趁錢,什么不能,他還是知道一點的。

至於眼下,固然主要是因為自己眼熱心熱,可多少也有點想給部下攢點家底後路。

「若是總管怕有後患,倒不如直接奏請皇帝,看看皇帝的意思。」

「此事能給陛下說?」

牛進達一愣,覺得張禮壽就是在胡扯,可是他馬上就冷靜了一下,琢磨著張禮壽的提議,忽地覺得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見牛進達真有這打算,張禮壽自己慌了神,連忙道:「總管,我可是就這么一說啊,要是皇帝震怒,別說石炭,連石頭都賺不到啊。」

「不,四郎你沒說錯,此事跟皇帝講清楚,倒也不是壞事。」

「呃……」

「就這么定了。」

牛進達拍了板,而且他也沒打算寫奏疏,准備直接去一趟鴨綠水,跟皇帝談一談這個事情。

過了幾日,牛進達到了鴨綠水大營,拜見皇帝之後,把自己的想法說了說。李世民沒有說答應,也沒有說不答應,只是嘉獎了幾句,便讓牛進達返回平壤城。

到二月時,牛進達以為這事情算是黃了,心里也後悔為什么那么傻逼跑去皇帝那里說這個。現在再去搞涢水露田煤礦,這不是自找苦吃,被人罵成狗么?

然而萬萬沒想到的是,在牛進達唉聲嘆氣的當口,皇帝派了天使出來,沖牛進達宣了個旨。

「上使,這『兵部厚生司』,不歸兵部管?」

「這和農事司一樣,是弘文閣直屬衙門,兵部無權過問。」

「噢,多謝上使解惑。」

牛進達揣著聖旨,有些惴惴不安:老子這是不是攤上什么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