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優勢碾壓(2 / 2)

唐朝工科生 鯊魚禪師 1206 字 2020-12-24

利潤太大了,連房玄齡都控制不住「欲望」,何況底下那些普通人?

隨著跨江信號機的修建,第一批的奴工,除用作土工作業的截留部分,剩下的,都會盡數往黔中。

接受這批奴工的,除了武漢方面,還有山南土豪,這是修建信號機的買路錢,武漢也不願意和山南土豪過多糾纏,要是折騰太久,饒是長孫無忌在中樞,也要露底。至於山南土豪拿奴工做什么,武漢方面不去糾纏,橫豎也是新式繅絲廠缺人之類的緣故。

因為道路艱險的緣故,真正考驗武漢工程隊的地方就在這里,大量的鐵索橋出現在了這一地區,但是因為鐵索橋材料的特殊性,每修一座橋,就必須要有人駐扎。否則,當地部族必然會「偷鐵」,熔融重鑄成兵器農具之類。

這也是為什么歷朝歷代,修棧道都是考究木工技藝,卻又連顆釘子都不會用。因為西南地區,鐵也是能當錢用的。

不過顯然武漢官商集團沒有耐心去「懷柔」路過的部族,所以龍五郎跟魯望山阿頭部火並的時候,順手把幾個占據「關隘」的蠻帥給干了。

火並時候亂戰,死幾個人在西南地區都是家常便飯,跟是不是頭人沒有半點關系。哪怕是龍五郎現在身旁的幾十個蠻帥,也大多都是滿身傷疤,殘疾之輩更是過半。光「獨眼龍」就有三個,斷了手指胳膊的也有好幾個,西南民風之「淳朴」,可見一斑。

蠻帥身死,龍五郎下手也不慢,扶持幾個長老,又默許剩下的蠻帥們瓜分寨子人口,但只有一個要求,舊有的寨子盡數毀滅,丁口全部遷徙到各自的地盤。

如此一來,修建鐵索橋的風險就大大降低,也不用擔心一個寨子的全家老少都來「偷鐵」。

實在是道路艱難,望山跑死馬的地方,真要是幾十里外出動去「偷鐵」,也足夠龍五郎反應過來。

有了鐵索橋,奴工就不必渡江繞道山南,而是可以沿江進入黔中,至南州、溱州,就算是安全了。此處雖然也算黔中,卻和別處不一樣,武德朝南州刺史龐孝泰因為降而復叛,叛而復降的緣故,到龐孝泰重歸唐朝後,南州就徹底為中國吸收。

原本唐朝只是清除龐孝泰的勢力,只是順帶清理了一下南州的土族,到後來中央財政改善,此地就成為了建制州縣,而不是羈縻統治。

算是山南道的西南門戶,入黔中的必經之地。

所以只要趕運奴隸的隊伍進入這里,就算是萬事大吉。

然而和別處不同,西南想要聚斂勞力,絕非只是交通問題、治安問題,奴隸或者說奴工,終究是人不是牲口,他們要吃喝拉撒還會思考,這就相當考驗後勤能力。

而解決這個問題,或者說武漢方面十年前就開始准備的解決方案,就是在武漢地區展養馬場。

當時在長孫無忌看來極為可笑的政策,到如今才顯露出它的威力。

自武漢一路向西,所有地區加起來的川馬、滇馬、騾子保有量,都沒有泛武漢地區來得多。

只要張德願意,極限一次投入的運輸隊伍,可以擴展到十萬匹牲口以上。並且武漢還有與之配套的動員人力,這是整個西南地區攢二三百年都沒有的家底。

所以,當第一批「西南夷」奴工出現在南州的時候,整個南州、溱州都是無比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