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經驗和總結經驗(2 / 2)

唐朝工科生 鯊魚禪師 1289 字 2020-12-24

諸蠻帥對於白銀這項收益,也是極為看重,「雅礱江銅市」讓渡份額的時候,他們拿出大量「難以馴化」的戰俘奴隸,交易給了銅市。

這批奴隸交易的時候,至黔中的道路,因為五座吊橋提前修成,還有兩三條絞盤索道通車,已經可以讓更多的奴隸進入黔中,押送黔東北的銅礦作業區。

和流放西域不同,劍南和黔中的百姓,互相往來並不會「水土不服」,最大的損耗就是糧食和水,其它的一應物資,都可以降低標准。

實際上按照「夜郎銅礦」方面自以為的苛刻標准,對這些奴隸而言,也是大大地改善了生活。

因為「夜郎銅礦」能吃到肉,還能保證有糧食,而不是飼料,更不是摻沙子的糙米。

受困於社會展的緣故,劍南南部地區的日常能量攝入,有一部分其實來源於瓜果。武漢方面還是沒有經驗,拿獠寨的經驗生搬硬套,結果生生地拔高了劍南奴隸的營養標准。

結果也是歪打正著,在承諾「五年八年十年脫籍」之後,關於如何達到脫籍標准,這些從奴隸變成奴工最後會成為職業礦工的劍南「戰俘」,其實並不怎么在乎。他們更願意在勞動一天之後,在哪一噸吃肉最劃算好好精打細算。

說來也是恐怖,武漢方面派出「監工」隊伍之後,有一段時間因為遭遇山洪,肉干被水浸泡之後,很多徹底腐敗。然後這些肉干居然就被用來捕獲大量的野生動物,其中最多的一種,並非是河里的魚,而是山里的老鼠。

其數量之多,規模之大,讓武漢老哥差點嚇尿。很多人都是頭一回知道,老鼠居然也能「屍積如山」。

好在巢氏早在《諸病源流考》之前,就針對鼠類傳播的「疫亂」有描述,而武漢方面對衛生管理條例是嚴格執行的,專門宣傳過「鼠害」,以致某些有吃烤老鼠傳統的「獠寨」,不得不放棄了這種習俗,轉而把老鼠做成了老鼠干。

巧得很,夜郎縣附近的「武陵蠻」,有幾個小支,也是有這種習俗的。於是合作愉快,趁著山洪頻的光景,很是捕獲了一批老鼠,制作成了老鼠干。

這批老鼠干,就成為了「夜郎銅山」第一批工人的重要肉類蛋白。然而實際上,老鼠干的味道還是相當不錯的,口感介於臘雞腿和臘牛肉之間,嚼勁不老,咀嚼輕松,若非肉類來源有點讓人不能接受,實際上是相當好的肉類。

因為「有肉吃」,加上重體力勞動不得不「管飽」,所以這些個「礦奴」在剛剛抵達「夜郎銅山」之後,都是頗有一種安於天命的意思。銅山說干活,他們就干活;說停工就停工,相當的聽話。

至於將來是不是還會安於現狀還會聽話,武漢方面是絕對不信的,僅僅是江漢觀察使府記錄在案的礦場騷亂,包括永興煤礦在內,十年來接近一百起。武漢這里尚且如此,更何況其它地區?

諸如當年豐州銀礦,純粹就是李思摩不拿自己人當人,扎刺就殺,動輒連坐,這才記錄上看不出端倪。

實際上武漢這種情況,才是常態,在明顯的「壓迫」狀態下,只要有苗頭,「安於現狀」從來都是假象。

只是武漢方面因為經驗越來越豐富,不再僅僅從物質層面上收買,也不僅僅從肉體人身上壓迫,轉而在精神層面上進行欺騙。

這就是為什么會誕生諸如「五年八年十年脫籍」承諾的「約法三章」出來,脫籍是脫去「奴籍」,僅僅這一條,就足夠讓礦工群體中「搖擺不定」之輩,安心地等著那個可能永遠不會到來的「脫籍」之日。

堅持一條道走到黑,就是要干就是反的「陳勝吳廣」和「斯巴達克斯」,路數那就粗暴的多。

兩條路,成功「殺人放火」的,那就「招安」;不成功的,那就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