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開導(2 / 2)

唐朝工科生 鯊魚禪師 1363 字 2020-12-24

可很快,千轉百回的思緒都化作一句話:「陛下明見萬里,老臣冤枉啊——」

「……」

很復雜的樣子。

老番僧對天朝的官場,還是有點不熟悉,這打啞謎一樣的,簡直……簡直太折磨人了。

他本以為就是真的要傳個話,他本以為皇帝是要獎賞李思摩,想到了李思摩會欣喜若狂,也想到了李思摩會激動不已,就是沒想到「抖若篩糠」「痛哭流涕」。

事後過了很久,阿羅本大教主到了武漢,才從江漢觀察使老大人那里得到了一個很微妙的答案。

「教主只見舊時蠻夷勛貴於長安顯貴,仿佛榮寵有加,卻是忘了,舊時蠻夷部族,絕非只有勛貴,也有貧賤之輩。」

「還請使君教我。」

「教主以為武漢之獠民,過活如何?」

「雖是清苦辛勞,卻是多有結余,二代之後,必有小康。」

「嗯。那上岸『海角奴』呢?」

「此皆有類牲畜。」

「嗯,教主言之有理。」

「?」

阿羅本沒反應過來,但很快就明白了過來。和法蘭克王國、新羅馬、波斯那種赤裸裸的盤剝不同,唐朝顯然要文明的多,遮掩的也更加漂亮。

「地上魔都」幾無世族,尚且還有悲慘「奴工」有類牲畜,更何況原本就「敲骨吸髓」等若日常的老大世族?

景教流走上層勛貴之見,雖然時常以「苦行僧」的形象出現,可這種「苦」,也就是和貴族富豪們比,跟京畿郊縣的庄稼漢比起來,那也是能保證一日兩餐甚至三餐不愁的人。

而阿羅本自西而來,見慣了吃相比唐朝世家還要糟糕的「奴隸主」,其感受自然是不一樣。

唐朝盤剝「外族」,固然也是敲骨吸髓,但諸族頭人一旦歸降,就是「顯貴」人前。這個「顯貴」的代價,泰半都是拿自己人當墊腳石,固然三五代之後,可能死了一批批人就忘記了這一茬,然後墊腳石的後代們,居然就擁戴了敲骨吸髓貴人的「後代」,也是講不清楚的。

但在此之前,帝國敲骨吸髓的手法從來不是自己動手,而是指派人員,前去敲,然後拿過來給自己吸。

李思摩只是一個非常合格的「敲骨」奴仆,絕非「吸髓」之人。

作為「吸髓」的體面人,李董可以允許李思摩搶著「敲骨」,但什么時候批准李思摩也可以參與「吸髓」了?

江漢觀察使張德老大人給阿羅本大教主一番「開導」,頓時讓他嘆為觀止,並且對張德老大人無比感激,畢竟,萬一哪天自己浪的飛起,情不自禁地飄了起來,豈不是要忘了李董手里的刀還特么挺鋒利的?

「原來如此,怪不得郡王如此惶恐。」

「裴寂這般人物說弄死就弄死,他算個屁。」

老張很是粗暴地不屑說道。

倘使沒有國家的限制,讓裴氏和阿史那思摩部火並,思摩那幾萬人馬都不夠看的。更何況裴氏押寶多方,現在照樣有高官厚祿之輩,軍中將校也不是閑散廢柴。可這樣又如何?裴寂就算是眼淚鼻涕一把,不終究是滾去和羌人作伴,還被羌人說著要擁戴當皇帝……

老衲以後「斬妖除魔」,一定要從心而行啊。

阿羅本大教主內心是相當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