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地方博弈(2 / 2)

唐朝工科生 鯊魚禪師 1123 字 2020-12-24

「使君的意思是,這一回其實不是商人想要『抗稅』,是地方上想要分一杯羹?」

「可以這么說,但不全是。商家願意『抗稅』合作,大抵上地方分的那一份,是要少一些的。給皇上的減一點,給地方的少一點,這兩家一加,不就少了么?」

如此一來,眾人才反應過來,橫豎不是征稅司衙門和商人懟上了,而是征稅司衙門和南運河一線的地方官商要來個貼身搏斗。

也難怪一拖再拖,那些個「抗稅」的還能拖著不死。

能搞死錢谷最好,搞不死錢谷,中央怎么地也要安撫一下。

「剿撫並舉」,朝廷故智么。

戰爭要剿撫,納稅同樣要剿撫。

稅太高,興許就有人逃稅;稅稍微低一點,為了降低風險,多少也會有人願意乖乖交錢。

「如此說來,怕不是除了江淮,江南也是有的。」

「這鬧上一回,最多蝕幾個苦力進去,將來減稅的那點錢,才是要緊的。」

「難怪『李總編』出來收賬,兩邊都是『罷兵休戰』,倒是都要借坡下驢啊。」

這種中央和地方的博弈,早晚會形成一個平衡,而這個平衡,就是一個「共識」。長久來看,早晚會形成龐大的東南官商集團,最後演變成看不見的「國中之國」。

只是貞觀朝展的面目全非,想要形成東南官商集團,難度系數不小。畢竟,現如今當世經濟活力第一的地方,跟東南無關,把蘇杭官商打包,都不夠武漢系看的。

實在老張「授業恩師」6德明為代表的江南世族,還是相當的「惜命」,而武漢乘勢而起,也就是這十年不到,正是「斗志昂揚」的光景,還沒有熟練地在體制中玩各種奇葩游戲。

再一個,山東江南兩地的士族,也不可能和武漢系土鱉混在一塊,圈子么,排他性太強。

而且同為江南出身的某條土狗,相當猥瑣地把教育權下放到了蒼頭黔,這讓山東、江南士族子弟想要裝逼的難度,越地高了。

李董為了擴大自己的「基本盤」,把「千古一帝」大業做的固若金湯,自然是要干的世家大族支離破碎,於是天然地跟某條土狗步調契合。

雖說早晚也是「兵勇相見」,硬橋硬馬過上一招,可這光景不拘皇族天家還是武漢系,都是極為渴盼把世家豪門剁碎,然後吃干抹凈。

只可惜想法雖好,過程卻是相當的艱巨,和土狗在地方可以隨便大小便撒歡不同,李董跟這些個「忠臣良將」過招,往後越地會成為「拉鋸戰」。

「抗稅」一事,只是「拉鋸戰」中的一個典型罷了。

正如武漢官僚們猜測的那樣,錢谷到了揚子縣,先後見過了老李和李奉誡,離開的時候,還很誠懇地跟李奉誡握手道別:「謝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