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現實需要(1 / 2)

唐朝工科生 鯊魚禪師 1196 字 2020-12-24

嬰幼兒保護教育的歷史,追溯起來那就是歷史太過悠久,但因為夭折率太高,不論貴賤的經驗,在現實條件下都沒什么意義。

而張德直到職業技校、中學、小學建立雛形之後,才開始著手這一方面的籌建,主要還是因為地區社會人口的組成,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當適齡工人結婚之後,往往要面對一個問題,生育並不是最大的壓力,如何養才是最要緊的。

生養生養,「養」在「生」之後。

最早的一批工人,主要還是依托各自的單位,然後由單位以「福利」的形式,集中管理工人的後代,且主要是還是嬰幼兒。

夭折率下降,人口自然增長的幅度,顯然比舊式地區要高得多的多。整個武漢新生兒的統計,從張德為沔州長史開始,就是有記錄的。

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小手助產士和初級保育員,逐步形成了一定的規制。要說相較千幾百年後如何如何正規科學,那自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但顯然要比「舉目無親」「武漢打拼」的新生代「小夫妻」要有經驗的多。

最基本的一個,武漢地區的初級保育員,其「講衛生」的概念,就比任何一個新來的工人要強得多。

至於長史府、觀察使府6續進行的培訓,提高專業技能,那更是不必多言,尋常人家全靠「道聽途說」的經驗,成效如何,不言自明。

武漢官商集團願意在嬰幼兒保護教育上投錢,拋開「人皆有惻隱之心」的「人性關懷」,又或者「眾生平等」之類的人文信仰,只從長期收益來看,這就像是種地,你不細心呵護幼苗,將來能有啥收成?

噶韭菜一茬接著一茬,你也得除除草不是?

實際情況也是如此,除「機關幼兒園」之外的大部分新設規制「幼兒園」,都是帶有濃重的「收買」意味。

已經出現「雙職工」的家庭,別處還好,在武漢,大部分「雙職工」家庭,都是沒有「老父母」來幫著帶孩子。

有些「脫籍」的工人,興許連父母長收買模樣,早就忘記了。

他們多是以「新武漢人」的形式,生存在這個「地上魔都」,「愛情結晶」的誕生往往都是「意外」,這也導致某些頗有「理想」的家庭,出現了購買「避孕套」的情況,用完之後再洗洗,下回還能用……

原本應該是貴族狂嫖用的道具,陡然出現在了「貧賤」之人身上,這種狀況,讓武漢官商集團除張德之外,都是驚愕不已。

也就是出現了這種狀況,老張才順勢把這個議程拿了出來。

僅僅靠鼓勵生產,在貞觀十九年的當下,效果已經不那么明顯。毫無疑問的,必須提供新的「福利」,才能讓更多的工人家庭,放心大膽地「養兒育女」。生活成本逐步提高的現在,養育成本顯然也是在增加的。

「新武漢人」的家庭,一戶往往不像別處,多是五口人以上。而是出現了「三口之家」這種全新的家庭組成,一對夫妻加一個子女,這就是大部分「新武漢人」在武漢生存的極限。

多一張嘴絕非僅僅是多了家庭成員這么簡單,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這些「新武漢人」注定一輩子和錢過不去又繞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