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翅膀一扇(2 / 2)

唐朝工科生 鯊魚禪師 1394 字 2020-12-24

同樣的,在北方如西河套地區華潤號說開的農田,秋收時雲集的「麥客」,最高時候,一次投入搶收的「麥客」,可以達到六千人。僅僅是一天的工錢結算,就過九百貫,因為西河套的行市,在貞觀十一二年時,就要包吃住。

張德並沒有干預這種市場行為,於是市場自然而然地,讓權貴商人們,都琢磨著如何「開源節流」。

而他們的運氣是如此的好,背靠一個前所未有的強大帝國,於是就不斷地鼓動不同層面上的掠奪,其中自然就包括了人力資源。

那些出海大開眼界的御用海上流氓,使出了他們能夠想到的一切手段。威逼利誘收買勒索,無所不用其極。溫柔一點的,收買扶桑諸國權貴,而本地權貴為了利益,毫不猶豫地出賣了自己治下的「百姓」。當然更多的,是通過輸出戰爭,對鄰國仇敵進行掠奪。

於是整個東海航線上,大量充斥著爭相賣同族之人為奴的扶桑貴族。在「王下七武海」掀起第二次海上浪潮之前,倭奴最憎恨的往往不是唐人,而是自己人。

唐朝每條開往扶桑的船,帶去的都是絲綢、棉麻、陶瓷、漆器、家具、農具等等消費品,抵達扶桑之後,這些商品都交易給了當地的唐人、唐軍、扶桑貴族、野人部族頭領,然後換取大量的貴金屬、木材、糧食、海貨、珍珠以及人口。

而滿載這些物資的船只,有的開往遼東,直接奔赴石城鋼鐵廠;有的開往登萊,轉道滄州、幽州;有的開往蘇州,轉道常州;有的開往揚州,最終前往洛陽……

至於更遠一些的新航線,比如開往流求,奴隸在流求進行二次交易,往往一個倭奴的價錢,就能當場翻倍成一百貫,然後被收歸為種植園的奴工。交易的等價物品,又變成了黃金、灰糖、生漆、果脯、海產、糧食。

這些黃金、灰糖、生漆、糧食,又會運送到武漢、襄樊、長安。

龐大的貿易航線網絡,在貞觀十八年時,已經相當的成熟,因為地理位置,時人多稱之為「東海財路」。

然而這根本無法滿足唐朝內部的胃口,廣州、交州、愛州、歡州喜報連連,杜正倫宣慰南海功成,「海角奴」正式登上歷史舞台。

南海從原本的「流放地」,瞬間變成了國朝禁臠,私藏澡盆。千里石塘那些大大小小成百上千的島嶼沙洲,不僅僅是大海的點綴,同樣也是南海航線上的座標。

原本因為「東海財路」的達,南海似乎依舊平靜。

但是伴隨著貞觀二十年突然爆的短期勞力缺口,整個南海上空,雲層仿佛都要匯聚成兩個字。

「漲價!必須漲價!」

「倭奴五十貫,海角奴也要這個價!」

「杜南海這么辛苦,你們廣州就給這么點打?莫不是看不起杜南海,看不起朝廷,看不起聖上?!」

「放肆!說漲價就說漲價,攀扯什么杜南海、朝廷,倭奴用得熟,這是江淮江南的經驗。海角奴甚么時候有這口碑,老子別說照著倭奴給五十貫,再貼你十貫又何妨?」

「哼!你當我們是夯貨?!武漢現在甚么價錢,你瞞得過別人,瞞得過我們?交州是誰坐鎮?那是李公!皇室宗親,消息能比你們廣州人差了?!」

「喂!武漢是武漢,交州是交州,武漢是你阿爸啊,漲價關你屁事?!」

「對啊,武漢就是我阿爸啊,我大人在武漢營造局的啊——」

「大哥,講話就講話嘍,恁大聲作甚啊。五十貫就五十貫嘛,和氣生財,和氣生財啊。令尊富貴榮華,小弟一向仰慕的嘛,來的時候帶了兩盒合浦珍珠,一盒是我孝敬武漢阿爸的,一盒是小弟對大哥的敬佩……」

「……」

貞觀二十年,揚子江上到處在招工用人,然而愁苦的不僅僅是武漢、淮揚的官商,遙遠南海之上,也不知道是幾人快活幾人憂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