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賣方市場(2 / 2)

唐朝工科生 鯊魚禪師 1145 字 2020-12-24

「噯!哥痛快,小弟先預祝哥哥子孫興旺,將來大富大貴。」

二月里的西市,牙行興盛到了極點。甚至連拐外人口的,如今也瘋了也似的,以往只聽說拐賣婦女兒童,如今連青壯都拐賣,越是精壯的越是不放過。

「冉氏的有嗎?有冉氏的嗎?」

「有有有,要哪一支的?三房五房的遠支,老家普州的,讀過書,去年還在湖南土木大使那里當差。」

「年歲呢?過了二十五可不要。」

「哎,怎會過了二十五?去年才二十三。」

「長相周正?」

「儀表堂堂,否則也不能受徐大使賞識不是?」

「開個價,要是能說合,少不得再包你一封雪花銀。」

「哎喲這話說的見外了,老哥是開國縣子之家,能跟老哥相會,這是緣分啊。談甚么雪花銀,里邊請,剛好有蜀地來的雀舌,是要煎的還是泡的?」

「廢話,當然是泡的!」

原本收個干兒子,哪里需要這么麻煩。可現在不是巴蜀、荊楚的行情見漲嗎?

賣方市場就是這么的蛋疼,「待價而沽」的巴蜀小哥也是精明,「認爹」怎么地壓歲錢也得再添點兒,哪能隨隨便便就喊爹。

「雖楚有才,我實用之!」

和大多數「認爹流」選擇價錢相對便宜的巴蜀老鐵不同,有些端著架子的,表示老子有錢任性,楚地人才我就不能收作「干兒子」了?

願意掏五百貫收巴蜀鄉籍俊才作「假子」的,壓根就不在乎再多掏五百貫!

當然了,嘴上肯定不會這樣說,要面子的就表示《左傳》早有先見之明,我這是向左丘明老前輩致敬。

致敬懂嗎?

至於楚地小哥哥是不是跑去武漢混過幾年學堂,能寫能算還能玩管理,仿佛是不重要的。

但不管怎么說,原本有些「富余」的武漢「人才」,在這一波牛逼到爆棚的操作之下,年收入當場翻兩番。

沒辦法,不全是給人當「假子」,人家還要上班的啊。

長樂「小公舉」這一波奇葩操作,搞得武漢方面也是閃了腰,連老張都高呼不可戰勝。

這特么誰能想到啊。

在老張看來,「認爹」啊那是,怎么可能成為一種風氣?

然而老張也高估了自己教育出來的「學生」,固然他們的眼界、精神、道德,都大大迥異於別處。可說到底,寒門乃至庶民的身份,使得他們內心依然是膽怯的、自卑的。當一個機會擺放在面前,並且還能夠更好地釋放自己的「才學」,那么,又怎可能會毫不猶豫地,跟那些出身「不凡」之輩一樣,去拒絕呢?

即便是武漢本身,其上升通道,也只不過是比別處稍微多了那么一點點,寬敞那么一點點。

可這一點點,也不過是從萬人爭過獨木橋,變成八千人或者五千人去爭著過。

講白了,兩輩子折騰,老張的思維慣性,始終難以扭轉適應,他終究只是一條工科狗,而不是社科狗。

「他媽的!社科學不是科學」

江漢觀察使府中,一條江南土狗,在那里瘋狂地咆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