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始料不及(2 / 2)

唐朝工科生 鯊魚禪師 2116 字 2020-12-24

十數萬

張大安聲音都變了,你要說幾萬,那還能接受,十數萬,這是打多大的

牛進達表示老子尋思著就打個十塊錢的,結果誰知道贏了好幾萬老子自己都納悶呢。

唉一言難盡,如今望風而降之輩實在是太多。也不知道是起了甚妖風,好些個野人小邦,聽說只要投降,就能吃飽飯,竟是趕著過來投降。連那些酋長土王,都是這等做派。

劍客說到這里,也是欲哭無淚的樣子,實在是王萬歲他們在處理築紫島諸事的時候,也碰上了這種情況。

如今頭大的地方就在這里,這幫趕趟過來投降的,還別說,真沒搞事的意思,讓干活就干活,讓上工就上工,讓挖排水渠就不挖糞坑,讓清除地理石塊,就沒有去拔草的。

用是真好用,可養這么多人,一個冬天,就去了十五萬石糧食。這還是精打細算來過的,虧空了多少,管糧草的老哥都不想翻開賬冊,怕心跳加速。

而另一方面,因為擁護愛戴邪馬台女王,導致倭地那些大豪都很緊張,抽丁現象極為眼中,本就有些不給力的農事,於是就更加荒蕪。

如此一來,又加速了倭地諸國的糧食消耗,很快就出現了極為奇葩的糧食危機。

揣著一塊金子跑米鋪只能換兩麻袋不知道什么糧食的情況,就這么出現在倭地市場之中。

這等行情,又怎么不讓在倭地廝混的唐人激動呢

只是要死不死的,即便是唐朝自己,夏糧也不見收起來呢,臨時調動存糧,那也是要去朝廷官倉才行。

可要調動官倉,且不說手續流程,僅僅是距離,就又是讓人蛋疼。

洛陽倉這么豐滿,走運河南下再出口,鬼知道還剩多少。而且這么一來,欽定征稅司的惡狗,會不知道發生了什么

這是一個相當蛋疼的難題。

糧價到了甚地步

一直聽著沒開口的李芷兒突然問道。

糜子一貫,稻米一貫半。這還是銅山的價,扶桑腹地再翻一倍。

一石

一斗

聽到李芷兒的話,劍客陡然拔高了音量。

一斗

張大安驚的胡子都直了,這這已經是亂世了吧。

如今倭地,本來就是亂世。那小朝廷原本就內斗,後來胡亂殺了一通,君臣死了泰半,地方諸國趁勢而起,旬日交戰,著實不曾停歇。

聽著怎么比河中還要亂

這糧價,在張大安的記憶中,也就是玄武門那檔子事情之後,才出現過一陣子。糧價最誇張的時候,一石糜子五貫,逼死人不償命的價錢。

就是那陣子,大概是李皇帝這輩子最憋屈的時刻。不但吃了蝗蟲,還跟捏著鼻子跟突厥佬結盟。

好在物價最終都平抑了下來,但付出多少代價,只要看當時山東地方官吏被誰把持,就一清二楚了。

為了這破事,李唐君臣沒少從五姓七望里頭弄個女郎過來這樣才好開口跟老丈人借錢借糧啊。

河中那算是好的,沒吃的就跑。扶桑地,沒吃的你跑何處去只有坐唐朝的船才安穩,倭地船只大多不甚牢靠,便是在鯨海,也難保被浪翻。唯有八年造以上大船,才能橫渡東海,直抵揚子江。

劍客說罷,又看著李芷兒,恭敬鞠躬,老板娘,眼下能指望的,也只有老板娘了。還望老板娘拉弟兄們一把。

左驍衛老兵去尋了縣衙尋了三郎,你可知道

明府這陣子甚是辛勞,下走也是知道的。

糧食不是沒有,糧船也不缺,不過,糧食運過去,也就讓王萬歲爭一個海外刺史,這有甚好處

一個海外刺史,那就是個名頭,沒什么意義。還不如直接商幫帶著鏢局自己干,可比頂著一定朝廷官帽子來得爽快。

最重要的是,她能得到什么

實不相瞞,下走也去過牛總管那里。老板娘,下走打聽到一個事情,皇帝有意在域外開辟庄園,安置老卒。倘使如此,若王東海得了刺史之位,新辟庄園之主,可有老板娘指定。

李芷兒微微一愣,對這個建議有點心動。

實際上,如今海外掠奪收益的比重,那是越來越高的。蘇州常州湖州等地,能夠被用來種桑的土地越發地少了,可絲絹的需求量,卻始終不能夠填滿。如今關洛勛貴聚集之地,甚至出現了質地極差的絲綢來應付需求量。

光靠圍圩造田圍湖造田是不夠的,又不可能把所有耕地都用來種經濟作物,一旦這樣干了,到時候吃什么總不能吃絲綢吧。

如今江陰這里,已經連續三年上市流求米交州米,可就是這樣,壓力還是很大。

只有讓渡更多的土地出來,才能保證平衡。

扶桑地現在處於亂世,本來是沒什么意義的。但現在王萬歲既然有所求,那么把扶桑地用來種經濟作物,就能緩解壓力。

至於扶桑減少了良田,那不是她李芷兒需要考慮的事情。

牛秀那里,予會派人過去打聽的。

李芷兒平淡地說了這么一句話,驚的劍客身子一顫,不是因為他撒謊,而是萬萬沒想到眼前這位老板娘,居然干這樣對朝鮮道行軍總管直呼其名。

更要命的是,語氣不怎么恭敬

雖說早就知道江陰這里水深,但看旁邊江陰縣令張大安,這位鄒國公家里的三公子,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劍客更是覺得這水啊,簡直是深不可測。

那依老板娘之意,倘使王東海是這等要求,可好支援一二

先運五十萬石過去吧。

忽地,李芷兒輕描淡寫地來了這么一句,那劍客本想要勸說幾回據理力爭,可李芷兒飄出來這么一句話,直接讓他腦子一片空白,他好半天,都沒回過神來,甚至都忘了自己應該說些什么,就這么呆傻地站在那里,神情極為滑稽。

而這時,外頭傳來了聲音,卻聽一個少年郎高聲道:阿娘,過幾日,我要去一趟武漢看阿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