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成長(2 / 2)

唐朝工科生 鯊魚禪師 1118 字 2020-12-24

原來課業上的一句「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此時此刻,就是極為拙劣,卻又活靈活現地展現在了面前。

這不是什么眾生相,就是惡狗吃屎的糟糕吃相……

忍著厭惡和惡心,張滄頭一回換了一個身份去思考問題。他隱隱地覺得,這些人之所以瘋狂地翻黑歷史,大抵上也未必真想得罪他人,只是,在那個位子上,要為自家的親人負責,爭奪權利便是自然而然理所應當的事情。

張滄便琢磨著,倘使自己是父親大人,又該如何呢?幾十年如一日,連嫡親兄弟絮叨上幾回的功夫都沒有?還是說「妻子」可以拋開,自謀前程?

人是復雜的,張滄頭一回明白了坦叔所說的「身不由己」,不得不爭,不可不爭,這其中的道理,這背後的人物,又何其多。

「唉……這宣城,倒真是個好地方。」

從宣城出,便有一條官道,直通揚子江。顏師古來宣州,也不是真個只有「吟詩作賦」和人玩弄小娘子,正經的業績,還是有一些的。

不說江堤如何,只說這官道,便是比照淮揚蘇常,修的相當嚴實。官道上的馬隊車隊數量,也能體現出宣州的富庶繁華。

「怎么,大郎似有所悟?」

坦叔難得好奇,他對張滄的看護,都是點到即止。張德也好,李芷兒也罷,並沒有刻意地塑造張滄要如何成長。

於李芷兒而言,「嫡長子」需要修煉的地方不多,她這個做娘的只要不出差錯,扶持兒子順利上位,根本不算難事。更何況,琅琊王氏、范陽盧氏齊聚江陰,這些舊時豪門,只能仰賴她鼻息過活。

即便只是用之以能,張滄只要不是太蠢,要操心的事情,大抵上也不會太多太復雜。

「以往想人想事,還是太簡單了一些。」

張滄言罷,在馬車中看著坦叔,「阿公,此次西行,想來我定能有所得。」

「有所得就好。」

坦叔淡然一笑,雙手抱著,端坐在一旁,看著車窗外的景致,心情出奇的好。

少年心志在太平年月,不可能一蹴而就地成長。哪怕是窮苦人家的小郎,也要經歷一些摸爬滾打,才會清晰地真切地認識到自己的地位。於是正常的,便卑微地過活,不正常的,或是早早地死去,或是一言不合反他娘的!

眼見著遠處蕪湖水碧波盪漾,坦叔心中暗道:也不知道郎君是個甚么想法,大郎愈是這般逐漸成熟,前程愈是不可限量。

坦叔擔心的不是張滄如何不成器,恰恰相反,他擔心的,便是張滄成長的太快,出少年人該有的心志見識。到那時候,江陰也好,武漢也罷,眼見著如此英才「少主」,不動心的人又有幾個?

到了那個時候,張德該如何做?

想到這里,坦叔原本看到張滄「開悟」的好心情,頃刻間就盪然無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