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擔憂(2 / 2)

唐朝工科生 鯊魚禪師 1253 字 2020-12-24

僅僅從回報效益上來說,願意撕破臉開打,然後「重整山河」,然後重新恢復國內外秩序,再去撈錢……對很多「忠義社」社員而言,那實在是太費人力物力財力。眼下這種狀況,坐等著「享福」,何樂而不為?

自己辛苦一輩子,讓子孫去爽,固然精神可嘉,可自己不痛快不舒服,於這些太平年月成長起來的勛貴二代們而言,不劃算。

如今能夠讓房相公頂著「進奏院院長」的名頭,然後帶著他們一起裝逼一起飛,結局很美滿嘛。

至於皇帝老子摻沙子摻狗屎,由他去吧。

「進奏院」這個系統建立起來,等於就是前幾年李皇帝要搞的「分封」,只不過不是李皇帝想要的那個版本。絕多數的「院士」,都是有錢有人的地頭蛇。而這些地頭蛇,在帝國的各行各業中,連個大嗓門都算不上,他們還得聽真正能說話人的話。

「十天半個月,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也夠鬧出好些事情了。」

尉遲環感慨一聲,忽地話鋒一轉,看著張德,「哥哥,房相進獻『九鼎』之後,是個甚么意思?」

「你指哪個?『九鼎』還是人事?」

「康大監督建『科學院』是甚么意思?跟科舉有關?」

「『分科而學之』,這『科學院』統籌學科,如今連個班底也沒有。」張德解釋了一下「科學」之後,又沖眾人道,「如今也就建了個『農科』,還是東宮出的人。天使正要去吳王那里,大概吳王府也要出人吧。」

「農科」草創,人其實不少的,「農官」就是一大把,而且「皇庄」稼穡令都是精干人員,真要是調走,皇帝一言而決之的事情。

只是毫無疑問,皇帝心思不是在「農科」上,要的是「九鼎」,更多的「九鼎」。

但將作監又沒有打磨「九鼎」的本錢,能不能從房玄齡那里交換點人過來,這大概又是另外一場交易。

繞不過去的,必然是張德。

老張並不畏懼「九鼎」,也不畏懼「九鼎」的技術被李皇帝掌控。因為事情關鍵不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本身,李皇帝想要把「九鼎」鋪開來,需要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

老張折騰這么二十年,砸進去多少人力物力財力?僅僅是為了「獨辟蹊徑」教育點可用人才出來,可以說費盡千辛萬苦。

縱使李皇帝要做,那么他原先的科舉人才怎么辦?

這種事情,只能徐徐圖之,哪怕是皇帝自己,也只能先搞個「科學院」出來,給錢給人給編制。

然後剩下的,就是埋頭苦等十年,等種下的種子芽開花結果。

老張可以等,他根本不怕再熬個十年八年,然而李董卻未必想等這十年八年的。身體不由人,李董根本沒自信能活到「花甲之年」。

自來競爭,「剩」者為王比比皆是,勝者為王反而是少數。

「『進奏院』若是正式運作,這第一個案子,當擬個甚么章程呢?」

忽地,有人於閑聊中,蹦達出來這么一個非常敏感的問題。

一時間,整個大廳都安靜了下來,饒是老張自己,也是沉默不語。「進奏院」這個事情,將來是長期跟皇帝的拉鋸。

縱使大家主要的想法,是熬死眼下在皇位上坐著的那位「千古一帝」,可這等美事,一時半會兒,卻未必生。

「進奏院」的第一個案子,要是上來就被「封駁」,大概會喪了不少人的心氣。

大廳內坐著的都不是笨蛋,都能想到這個關節,雖說跟張德跟皇帝已經「談攏」,但皇帝的「金口玉言」和放屁其實是差不多的,不能鐵板釘釘的情況下,依舊讓人放心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