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講究(2 / 2)

唐朝工科生 鯊魚禪師 1163 字 2020-12-24

「普寧坊有百幾十家,都是親隨子弟。本家多在修行坊跟中山張氏毗鄰,張德立之子洛客為渭南令時,有本家人跟去做事。」

「張德立?張行本?」

「是。」

張德微微點頭,張行本能力不差,家底也是不凡,跟江水張氏原本也尿不到一壺去。不過伴隨著張公謹、張德的崛起,天下張氏又多有拜祭「揮公」的習俗,鮮有拜祭開宗祖先的,這就使得張氏湊一塊攀交情,要容易一些。

好聽點叫容易相處,不好聽點,大概就是下限設置的門檻比較低……

正常情況下,哪有世族門第出身的,跟一個土鱉「寒門」窩一塊做鄰居的。

都是姓張,含「高貴」量的差距,如果不是某條土狗亂入唐朝,這就是天塹鴻溝,李皇帝到死都沒可能把這破事兒給料理干凈。

「老夫要點幾個人去京城。」

「是。」

親隨應了一聲,又小聲問道,「宗長,可要安排個地方?」

「去應國公住處。」

「是。」

盯著老張行蹤的人不少,想要偷偷從隆慶宮出去不被人覺,沒點布置還真不行。

尋了個日子,武士彟雖說有點尷尬,但還是清了個場地出來,讓張德開會。

「這小郎瞧著面善,像是哪里見過的。」

都是本家子弟,其中幾個面孔,看著就有點眼熟,只是年紀要輕得多。

「北宗老家人,是張禮青家的三郎。」

「噢?」

張德頓時露出了訝異的表情,「沒曾想,他家三郎,都有這般年紀了?」

庶出的三郎年紀不大,也就十四五歲,和當初那些長安少年的成熟比起來,張禮青的三子明顯要青澀多。安定祥和的社會環境,自然而然地改變著人們。艱苦歲月能把人垂憐的老辣成熟,而安逸的日子,便讓人的青春期,似乎都要漫長起來。

「見過使君。」

「是個乖巧的孩子。」

張德輕輕地拍了拍他,然後問道,「讀過書?」

「讀過幾年,也學過算術。」

「好。」

老張又點點頭,「這光景,京城那里有個活計,便讓你們去歷練歷練。平素也有貼補,畢竟,那是個苦差事。」

「使君放心,我等省得。」

「好。」

多少還是懂一點的,又不是把他們閹了送宮里,只是跟著會計們到處看看到處走走,打打雜掃掃地,做個officeboy而已。

長孫皇後這么大動靜,別說老張了,只怕是京城江南一窩又一窩的巨頭們都在琢磨怎么摻沙子。

像老張這么要臉要體面的,只是送幾個辦公室小弟過去……太講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