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東南形勝(1 / 2)

唐朝工科生 鯊魚禪師 1240 字 2020-12-24

對貞觀二十四年的人來說,揚子江上的舟船已經是相當的多,航道也極其繁忙。忙碌到朝廷不得不調派專門的調度舟船來維持航道秩序,這對隋唐交替時代的人而言,堪稱改天換地。

只是這幅的忙碌景象,在張德眼中,幾經「蕭索」和「寂寥」。

千幾百條破船來來往往,這數量,在第一工業大國的時代,不過是一個沿江城市的規模,還是縣級市……

「宗長,刀魚好了。」

「好。」

清蒸刀魚,幾輩子都吃不膩。和鰣魚比起來,老張還是喜歡刀魚,雖然鰣魚的價錢更貴。

這次東行的付出和收獲都極大,甚至有點拿剛剛過世的陸老頭做文章的意思。揚子江城市之間的聯系越發緊密,頗有點「東南互保」的意思。

武漢第一次在官方渠道正式地輸出制度、技術,盡管談不上全盤接受,但能夠加以影響,本就是一種大進步。

不管怎么說,朝著小霸王學習機的方向,算是小小地又挪了一點身位。

返程的船隊依舊裝滿了貨物,除了絲綢之外,還有大量的漆器、錫器、家具、手工藝品、肉類制品以及奴隸和糧食。

其中倭女的價值是最高的,因為不是生倭,而是熟倭。

這些「熟倭」都是工廠中的老手熟練工,現在的行情都是一百五十貫往上走,而實際上一個「熟倭」一年的產出,就不止一百五十貫。

屬於相當不錯的理財產品,保本之余,後續都是凈利潤。

最重要的是,「熟倭」不會鬧事,她們很清楚自己只有被使用才有價值,加上因為國朝體制不允許蓄奴,脫籍這件事情是可以預期的。

盡管大部分倭女其實很難熬到那個時候,但往往也會有良心發現的工場主會予以自由。

至於予以自由之後的事情,工場主是不會去管的。

有可能會被塞回上海鎮,然後登上前往故鄉的船;也有可能被圈禁在某個區域生存,做些普通的勞動,畢竟,想要拿到唐朝戶籍,並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運氣好才會遇上願意脫她們褲子的男人,人生就發生了劇變,身份得到了極大的轉換。從一介奴隸黑戶,轉化成了唐人。當然她們可能是以侍妾、婢女的身份示人,「賤籍」與否,要看對象。

但總的來說,一個有良心的工場主,一個願意給她們自由的工場主,往往在她們眼中是最沒有良心的。

她們很願意做奴工,很願意被人驅策。因為一旦工場主給她們自由,等於就是讓她們去死去下地獄。

至於工場主的良心價值,大概是因為倭女的投入產出不成比例……也即某些倭女可能到了「年老色衰」「不能勞作」的地步。

不受鎮壓的商人階層,節操是徹底沒有的……

「使君,蘇州諸縣修築鐵路里程不小,以下走之見,少則五年,多則十年,常駐人口總量,定會超越武漢。」

陪同張德吃魚的幕僚們對蘇州的印象極為深刻,先天條件太好了。水陸交通全方位的優勢,又有很好的管理傳統,加上水利設施的加強,耕地數量每年都在增加,而海貿發達又不用擔心勞動力的缺失。

如今又完善了人才培養,還有中央大佬把控政策,常駐人口總量從今年開始,就會出現爆發式的增長。

武漢和蘇州比起來,先天條件著實有些不足,僅從可耕地面積上來說,江漢平原大概就是太湖平原的一個零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