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照貓畫虎(2 / 2)

唐朝工科生 鯊魚禪師 1222 字 2020-12-24

京城本該是首善之地,但正因為洛陽是京城,這就導致此地居行大不易,普通人家被盤剝起來,也是無形之中數量驚人。

洛陽令手中能調動的公款,可能還不如南市一個櫃台來得多。

這就使得即便洛陽令有什么想法,也只能干瞪眼。再好的制度,沒錢去維持,就沒辦法執行。又因為是國朝帝都,不管誰去做洛陽令,首先就是維持好和勛貴的關系,至於百姓疾苦,再疾苦也只能往後靠。

武漢和長安,多少有點輕裝上陣的意思,尤其是武漢,官方是堅決執行兩頭懲罰的。不管是買方還是賣方,重則流放,輕則工役三年,至於罰金……上不封頂。

武漢之所以能夠執行,出了江漢觀察使府資金雄厚之外,跟武漢的基層也有很大關系。壓制了小農的生存空間之後,就不存在鄉鎮級的「鄉賢」來帶頭對抗國法。不存在最基本的抱團,官方想怎么鎮壓就怎么鎮壓。

本身武漢主要奴工都來自「官方貿易」和戰爭收益,又進一步壓制了很大一部分的「人販子」銷售市場,這就讓「人販子」集團,很難通過收益來誘惑武漢官吏。

多重原因的作用,才讓武漢有這樣的成效。

但別處州縣想要照貓畫虎,那就很難。資金、制度、施政者決心、市場……想要建設起來,相當的困難。

而且即便如此,武漢並非就真的禁絕「蓄奴」,大量民辦勾欄妓院中充斥著的妓女,往往都是被拐賣而來的外地女子。

斷絕後路,又因為社會普遍價值的緣故,使得這些女子即便脫身,也無法返鄉。這就出現了無可奈何的狀況,受害者破罐子破摔,反過來成了犯罪者的「幫凶」。

武漢歷次「嚴打」,也無法徹底根據。甚至有些「雞頭」還學會了打游擊,把妓女化整為零,直接在工坊四周招攬生意。

一個帳篷,一條毯子,一個妓女,就是一門生意。

而偏偏這種性需求是無解的,對於工坊中的大多數工人來說,存錢多的去大型官方娛樂會所,存錢不多的,自然是跑去帳篷里對付幾下。

類似「快餐」「包夜」「口技」等黑話、切口,也逐漸蔓延開來,武漢官方能夠做到的,也僅僅是維持不擴大,卻不能真的就徹底打掃干凈。

只是對別處發達州縣來說,武漢此項施政,簡直是天下楷模,「人販子」在武漢根本掀不起風浪。

實際情況卻尤為諷刺,如果把天下各地發達州縣的發展狀況統計一下,就會發現,武漢或許本地不是蓄奴最多的,但是和武漢息息相關的海內外諸多行業,卻偏偏又是消耗奴隸最多的!

即便如此,願意效仿武漢的精英,依舊層出不窮。

來敬業就是其中之一。

「來敬業這條過江龍,有恁多勢力襄助,想來也不至於在潤州折了。」

聽到張德這么一說,幕僚們臉色一變,有人驚異問道:「使君此言,莫不是認為來縣令亦不能禁絕『拐賣』?」

「若是新設上海縣那般,倒是能成功。此間行事,要說不得罪本地高門,諸君信么?」

「這……」

幕僚們一時語塞,卻知道張德直指問題關鍵,略作思想,便知道來敬業將來即便做事如火如荼,但也早晚「人亡政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