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人 詩人(2 / 2)

唐朝工科生 鯊魚禪師 1173 字 2020-12-24

「是外頭駝隊里的,有幾個騎馬的趕著來城里喝酒,一邊喝一邊唱,酒肆里的人,哪里管那許多,就直接唱了。」

「噢?這是人未至,聲先至啊!」

郭孝恪哈哈一笑,連連拂須道,「你去打問一番,看看是哪個人家的,能寫這般的《梅花》,不是俗流。」

「是。」

邊軍娛樂活動是受限制的,能夠唱幾首新鮮的詩句,就很不錯。真正可以放開了玩耍的時間,著實不多。

戍邊從來都是煩悶艱苦的,哪怕跨越幾千年的時空,依舊是如此。

郭孝恪想要把這首《梅花落》帶到「昆侖海」去。

但郭孝恪顯然不知道,這首《梅花落》一出,別說外城,就是敦煌宮也知道國內來了個才子,而且一定是個厲害的才子。

黑壓壓的一大片,什么勾欄什么酒肆什么茶鋪……只要是那些打開門面做生意的,都一股腦兒去了駝隊尋找才子。

這光景,約稿也好,約搞一把,總歸是不虧的。

邊地的才子不愁官做,這是自古以來的道理。

「西安君好生了得,人還未到敦煌,卻已名動敦煌!」

「這……」

看著烏央烏央的一窩人在那里找他,盧照鄰差點以為皇帝老子要「海捕」了他去。

好在靈醒,跟同行友朋打了個招呼,立刻喬裝換了模樣,這才輕松過關。

「這邊地民風,還真是大為不同。」

盧照鄰感慨萬千,雖然來得時候,早就有了心理准備,張德也告訴過他,邊地甭管是不是老鄉,那都是很直接的。

什么都直接,感情上直接,肉體上也直接。感情上談崩了,肉體上還能繼續……就是這么直接!

「郎君,我們先去哪里?」

「東宮在這里有個『榷場』,只是無甚人搭理,但還是留了幾個應付差事的。捎些絹布給他們,讓他們出面,幫我等淘換些人手。」

「……」

盧氏老人一時無語,半晌才小聲道,「郎君見過太子?」

盧照鄰搖搖頭。

「那為何……」

「張公跟太子感情深厚,他寫了一封書信過去的,東宮也就差人過來說了一聲。東宮榷場雖然大多敗壞,但關系都在,再者,畢竟是東宮屬下,地位高貴,豈能等同俗流。」

「當年能跟張江陰結下友誼,誠乃郎君之福。」

聽得老人感慨,盧照鄰也是有點心情復雜。

怎么說呢,感謝務本坊的群架?還是那一把美味的開心果?

「莫要多想,且去做事吧。」

同行的盧氏家生子不多,盧照鄰手中能用的人其實不多。但通過東宮榷場的留守官吏,很大幾率能夠招募合格的人手。

他也並非是要造反,只是養豬創業罷了。

事業只要有起色,跟著做事的人,自然也就成為了心腹,成為了「自己人」。

至於將來要不要通過聯姻、結拜、通好的手段來擴大「族群」,那是另外一回事。

反正現在,盧照鄰想的只是如何養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