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給個機會(2 / 2)

唐朝工科生 鯊魚禪師 1229 字 2022-07-22

張德在杜如晦的葬禮上,可以說是大賺特賺,反手還把李皇帝的囂張氣焰給壓了回去。盡管結果對眾多武漢惡狗不算太滿意,在它們看來,這種時候,就該琢磨著問「鼎之輕重」,可惜,狗王老大直接送了幾個鼎出去……

「前隋至今,諸朝宦官之家,有大有小,總數卻是不低的。他們本就受歧視,家族營生自然也不算太松泛。倘使都要做官,怕是也就是山嶺野人好上那么一些,至於行商致富,更是自尋死路。本就是『卑賤之人』,再去操持賤業,永世不得翻身。」

把閹人和閹人家庭的情況稍微說了說,眾多官員已經有了大體上的揣摩。其實閹人家庭成員,天然地吃苦耐受力要高,因為不高就活不下去。

當然也有無法承受這種社會邊緣化痛苦的,自然也就自暴自棄,這種和大多數廢物是一樣的。

「舊年本府為校書郎時,其實也略微估算了一下當時宮中奴婢之數。拋開史公這等降人之後,六七千還是有的。其族人總數,大抵上也在三四萬左右,來去不大。這三四萬人,和旁的三四萬人,大大不同,能吃苦,又急需改變世人眼光。差的,就是一個機會。」

說到這里,在座的武漢官僚們都是來了精神。講白了,這就是要「雪中送炭」,給他們這個機會。

別的地方別的官場,可能要忌憚皇家奴婢的身份,連帶著也就不願意用皇族家奴的親眷,畢竟,千里做官只為吃穿,何必惹一身騷呢?

但武漢從一開始就沒必要這樣考慮,整個武漢兩百萬人口,九成九原本就不是鄂州、沔州的本地人。

一無所有走到現在,如果這要顧慮,那也要還怕,那當初還興致勃勃地看著自家老大去懟李皇帝作甚?

「今年開始,新修的弛道、板軌、鐵路、港口、礦山、庄園、市場……人手缺額極大,不單單是用工荒,還是用官荒、用吏荒。只說今年開門的公共交通局,江北線路原本定的是二十條,結果只修了五條,是缺錢缺物料嗎?揚子江兩岸排著隊前去衙門送錢的,怕不是能把大江南北都連起來。」

兩百萬人口,主要還是「低端人口」。武漢百工興盛,「低端人口」是稀缺的,但相較於「低端人口」,對中高端人才的需求更加強烈。

臨漳山每年培養出來的學生,如果都是武漢內部消化,那自然是最好的,可毫無疑問不可能。

武漢每年真正能留下來的學生,有一半就很了不起了。

外部州縣但凡有點追求的,常年都在武漢駐扎,為的就是挖人。

別說別處州縣,即便是中央,同樣是空降挖人。中央別的可能欠缺點,官帽子是不缺的。

武漢也就是造血能力還行,這才能撐起三千萬人口的帝國胃口,實際上稍微有個大部門人才抽空,立刻就要出大亂子。

比如衛生部門,小手護士在京城的待遇遠遠超過武漢,原因很簡單,京城權貴多,出錢自然也就闊綽。只從收益來看,一個小手護士除非真的有點信念堅持,否則憑什么能夠在京城年入破萬買車買房,偏偏要留在武漢每天跟各種形形色色不同階層的人打交道?

長期用人荒的張德,此時也是借著史大忠嗝屁的機會,順勢把手伸到了相對特殊的宦官家庭。

至於長孫皇後封爵史大忠如何如何,老張相信洛陽宮內部的閹人可能會激動,但歷經諸朝淘汰的宦官族人,怕是連一點點波瀾都不會有。

會議上解答了一些疑惑,略作溝通之後,一眾官僚基本有了共識,那就是借著史大忠開喪,別人忙著埋閹人,他們忙著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