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戰栗(2 / 2)

唐朝工科生 鯊魚禪師 1143 字 2022-07-22

「嗯。」

張貞點點頭,嘴唇動了動,想說什么,最終還是沒說。

「可是於心不忍了?」

老張見他這個模樣,將手中的卷宗一扔,往後靠了靠,抬頭看著他。

「這……」張貞猶豫了一下,低著頭道,「蘇杭兩地,多有農戶分家。這光景,杭州招募水手極多,有些農戶,便讓子孫分家,往往受主人家寵愛之子繼承家業,至於另外,便是拿一筆『等值』現錢,前去謀生。兩地舉債借貸之農戶比比皆是,船行甚是興旺。」

分家也不是那么好分,固然家主老翁可以偏愛某個兒子,但這年頭,「大推恩令」之下,縣令老大人巴不得你給本縣送政績呢。所以,想要和平分家,必須相對公平。物業少了,那就別的多一些,大多都是現金財帛。

只是普通小農,哪有那么多現金,自然是要舉債借貸。

至於世人嘴上掛著的「父母在,不分家」,那都是放屁。急著分家的,往往都是父母。

真要是兒孫滿堂,家里幾百畝地哪里夠分的?一代人還好,兩代人直接垮了,最終不還是要淪為佃戶農奴?

眼下恰好有個機會,只要有人下海,興許就發達,盡管風險重重,但萬一呢?

畢竟說到底,留下來的話,兒孫下一輩肯定窮的掉渣。分家走出去一個兩個三四個,行情就可能大不一樣。

在籌謀家庭的未來收益上,漠北的蒙兀人和江南的蘇杭老鄉,沒有任何本質上的區別。

歷朝歷代是因為技術和環境限制,便沒有這樣輸出的渠道和途徑。貞觀朝發展到現在,權貴們幾經盤剝,也沒有發生大規模的起義,歸根究底,一是本朝的大餅做得實在是夠大;二是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翻身上升的渠道變多了,遠沒有南北朝時期那么逼仄壟斷。

「這不好么?」

張德面色淡然地看著張貞,「有道是『慈不掌兵義不掌財』,四郎你可以體恤那些不得不背井離鄉之人,只是這世道,倘若留下來,也不過是存活一代人罷了。至下一代,還不是生死難料?」

幾經冷血的言語,刺激的張貞臉皮發抖,鍛煉了這么多年,張四郎也是見慣了各種殘酷。

但是像現在這樣,一口氣清掉這么多人口的方式……頭一回。

他不是不知道安北都護府也是這么個路數,但是,漠北太遠,江南太近。他自己就是江南鄉土養育出來的,情緒上難以接受,也實屬正常。

宗長講的道理是對的,他也不是不能理解,只是面對張德這種極端的冷酷無情,作為本家子弟,還是內心戰栗。

「唉……」

一聲長嘆,張貞情緒相當的低落,「宗長,我想請幾天假……緩一緩。」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