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別致唐茂約(2 / 2)

唐朝工科生 鯊魚禪師 1062 字 2022-07-22

再者,「九鼎」一出,誰與爭鋒?

沒來武漢之前,老唐也就是認為武漢狗王能成個頂級權臣。

來了之後,老唐尋思著就算調集二十萬大軍圍攻,只要一時半刻沒屠光百幾十萬武漢丁口,整合三五千人,就能一路反殺到洛陽宮。哪怕到時候可能洛陽宮前寫詩感慨的人可能都不是張德,但結果是不會變的。

心態發生劇變之後,在老唐眼里,洛陽宮那對夫婦,就是個笑話。

於老唐而言,看洛陽上上下下文武百官在那里折騰,還不如逗一頭白鰭豚的。

都是看猴戲,他何必看洛陽版本的?

作為一個頂級外交官,老唐不是純粹的「唯實力論」,但不管哪個年頭出去浪,沒實力就沒有外交。

而武漢不需要「外交」,你搞你的,我搞我的。是因為武漢實力不濟嗎?顯然不是,而是武漢的實力,已經成為碾壓的態勢,天下無一合之眾。

誰來都是一招秒,任你什么「民心在我」還是「天命加身」,武漢現如今兩百萬人口,以及受武漢牽連的揚子江兩岸千幾百萬蒼頭黔首世家豪強,那是民心踩碎、打破天命。

看似大江南北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天下諸多「貞觀後」的青少年,可以沒有洛陽,但不能沒有武漢。

洛陽宮之主雄才大略,老唐能看懂的,他怎么可能看不懂?真因為看懂了,這才無比的憋屈,卻又不得不捏著鼻子認賬。

到如今,唐儉甚至認為,洛陽宮的主人,怕不是只求存續,死後功業煌煌,其余的,大抵是跟他無關,也不想去琢磨了。

於是乎,中原的一切,在唐儉眼中,也就更加的像是一場戲。

你方唱罷我登場,老唐遠遠地看著心中暗笑。

「沐猴而冠」,這就是唐儉內心對貞觀朝的現行定論,只是太過驚世駭俗,也就只能在張德面前說說,倘使讓他出去張狂一番,他還是沒那個膽子。

臨老了怕死,很正常。

長孫皇後搞東搞西,可能洛陽城中各方看得驚心動魄,但在唐儉這里,大概又是另外一場猴戲。

整個武漢官場中,能夠有他這點道行的,可以說是屈指可數。

便是老張親手教育出來的學生,對皇帝皇後,依舊是畏懼的,依舊是心驚膽顫的。哪里及得上唐儉這般輕蔑小覷,甚至頗有點視之如豬狗。

只是有趣的是,唐儉固然心態奇特,當老張准備在長孫皇後那里「碰瓷」的時候,老唐毫不猶豫地也尋思著給在京城的兒子謀個好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