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自重(2 / 2)

唐朝工科生 鯊魚禪師 1260 字 2022-07-22

這根本不需要多想,即便有願意長久留在武漢的,但必定是少數。

給皇後當差,給張德當差,給誰當差不是當差,吃誰的飯不是吃?

最重要的是,武漢內部是絕對不會阻攔的,正如之前一系列的人才外流一樣。

你只管要,攔著算我輸。

「長孫氏這小婦人在洛陽不是沒有開辦女子學館,但要說教出多少合用之人,老夫不是小瞧了她……」

從源頭就出了差錯,還沒有武漢這樣龐大的體制來自我糾錯,長孫皇後的想法很美好,現實卻很殘酷。

再有李婉順之流,琢磨的是如何「媚上」,連效仿國朝「科舉」尚且都做不到,還指望用起來和武漢女郎一樣?

做夢呢。

但老唐也得承認,只用「權謀」而言,長孫皇後這也算是「另辟蹊徑」。

一句話來概括,「挾武漢自重」。

滿朝文武,有一個算一個,連馬周這個弘文閣大學士都算上,敢說自己面對武漢利益集團全然無畏的,一個都沒有。

魏徵魏玄成那也是看人吃飯,李皇帝家底豐富作為分水嶺,之前之後的李皇帝判若兩人,同樣的,之前之後的魏玄成也是判若兩人。

魏氏族群想要混飯,全然指著李皇帝,怕不是失了智……

武漢內部對張德是初步放棄了念想,狗王硬挺著不掀桌,野心家們固然焦急,但也會琢磨,是不是還有什么他們看不到的關節。畢竟,一直以來狗王都是正確的,群狗對狗王是徹頭徹尾的迷信。

而外界並非如此,京城失勢的投機客們,同樣心中懷揣著「元謀功臣」的暗爽,都想著自己是獨一無二的毛遂,跑「幼女狂魔」面前秀一下。

這種微妙的政治生態,想要從中玩平衡,一個不好可能就會玩脫。

但長孫皇後畢竟暫時把控著京城的最高權柄,倘使想要更加穩固,光靠京城那點人手,是遠遠不行的。

天下存在著「武漢人不好惹」的概念,那末,「挾武漢自重」的路數,就能在京城行得通。

不管是苟且偷生的廢柴,還是想要重新翻身的投機客,面對「武漢人」,終歸是要把道德文章放一放。

「大人,若如此,於武漢而言,豈不是……」唐寒想了想,「豈不是如虎添翼?」

如虎添翼不是什么好話,但用在這里,實在是貼切無比。

「兩相合作罷了,有沒有長孫氏這個小婦人,武漢女子也不愁出路。但對長孫氏而言,閹人合用太遠,遠不如武漢女官可以瞬時而戰。京中官吏,不敢說個個都是偷奸耍滑之輩,但三四成都是人渣……大概還是老夫往少了說。」

京城冗官問題不是一年兩年形成的,歷朝歷代都比較無解,而本朝又物資豐沛,冗官現象就被加速,一百年才會形成的規模,短短十年,就達成了。

唐儉也不得不承認,李世民的眼光和格局著實厲害,能夠當機立斷遷都洛陽,可以說是緩和了不少問題。

倘若現在長安依舊是都城,只怕是整個長安都已經城市大崩潰,根本承受不起現在的能量。

洛陽相較長安,城市規模是小了些,但因為交通和地理環境,承受能力顯然要更加適應這個時代。

「那……大人,咱們此行京城,是說客?」

「為武漢女郎揚名罷了,說客甚么?老夫不是觸龍,長孫氏小婦人也不是趙太後。」

老唐笑了笑,心中又道:也沒甚值當的李氏親王扔武漢去做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