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大舞台(2 / 2)

唐朝工科生 鯊魚禪師 1138 字 2022-07-22

有那么一剎那,李董甚至想給孔穎達封個帶魯帶齊的爵位。

但尋思著還是等孔老漢死了再說,死了能省不少事兒。

此時京中「忠義社」「西秦社」等等社團也逐漸了解到了孔老漢的謀劃,人在京城的李奉誡一時有些感情復雜。又是佩服又是感慨,只道自己還是太年輕太簡單,有時候還很幼稚。

「兄長,大朝會出了這么一檔子事體,我輩當如何應對?」

李奉誡入京從來都是聲勢浩大的,李狂人么,李江北么,名聲不大才是奇怪。

入秋還是熱,李奉誡一身短袖短褲打扮,讓賓客都是覺得怪誕,可瞧著友朋們熱的滿頭大汗,李奉誡還覺得他們奇怪呢。

「應對個甚么,這是好事,天下黎庶的大好事。」

言罷,他用有些不確信的語氣道,「就是不知道朝廷有多大的決心,倘使效仿江漢觀察使府,這金山銀海也不夠填的。」

不過朝廷只要起頭,就相當於擔當總綱,挑大梁的事情,就是朝廷來干。地方上固然會打馬虎眼,可架子肯定要搭起來,地方打皇帝臉不算什么,打孔穎達的臉……那些個地方大宗師還沒有這個膽量。

陸德明尚且能夠在蘇州稱王稱霸,何況孔穎達。

只不過李奉誡也清楚,想要地方配合中央如何如何,還時看錢,如果沒有錢,就得看政策。

辦學招生培養教師,這是個十幾二十年的長久規劃,一時半會兒還看不到成績,甚至李奉誡敢這么斷言,促成此事的皇帝皇後以及國子監祭酒,絕對活著看不到出成果。

不過凡事並非只有長遠的收益,為存在而存在,本身也是一種好處。

「兄長,不知道哥哥哪里是個甚么說道?」

「他哪里願意管外邊的事情,武漢兩百萬人口,忙得沒有空閑,還有心思來胡扯這些個雞毛蒜皮?」

說著,李奉誡便道,「進奏院當提舉決議,響應大朝會。」

「噢?這其中,莫非有甚么門道?」

「孔祭酒這是要『一統江湖』,往後那些個在野治學的,怕是也要受朝廷的管。昨日已經流傳了消息出來,已有專管技工的衙門,還有專管女學的衙門。只這兩個衙門,不知道要多少官帽子。」

中央的官帽子,地方上想要染指的,肯定都是精英中的精英,等而次之的,就不必去惦記。

李奉誡說要進奏院提舉決議,為的就是給地方「末流」來個借口,怎么地也要跟著上跟著分一杯羹啊。

倘若真讓孔祭酒忙活一個比照六部的超級「教化」衙門出來,那地方上「小六部」就肯定也要跟著擴張。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嘛。

而且鬧不好這縣級單位以下的教育單位,就要跟縣太爺脫鉤,就算有影響,那也是縣太爺的天然權威,一縣主官想要直接干預庠序教育,怕是不易。

這里頭肯定有毛病,比如說少了一縣主官的干預,很容易演變成地方豪門吃受教育權利的獨食。

皇權難以延伸的地方,等於就是徹底把各種權力雙手奉上,儼然就是遍地「封國」。

所以如果解決這個問題,或者如何緩解這個問題帶來的後果,就是中央大佬們接下來要考慮的事情。

至於「進奏院」的院士們……背後金主怎么說怎么來唄,既然孔祭酒賞臉給了這么大的舞台,那還尋思啥啊,大聲說出我愛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