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減緩擴張(2 / 2)

唐朝工科生 鯊魚禪師 1155 字 2022-07-22

所以哪怕兵部牽頭,最終也因為成本問題,演變成了「身毒海」海產品替代東海海產品。

萬幸的是,「身毒海」的捕撈技術和捕撈量雖然差一點,但因為競爭對手少,對西域的供給,反而是相對較多的。

糧食、腌制品、海產品等等物資供給的變化,反饋到朝廷,自然就會有想法。

如果說對天竺地不熟悉,需要重新摸索地理環境人文環境,那可能還會望而卻步,但現在十幾二十年的摸底,從上層貴族到底層賤民,唐朝對天竺諸邦國可以說是了如指掌,這種情況還能忍著不揩油,大概貞觀大帝是信了佛。

「今年李真人還要在雪域蕃地修建『太昊天子』的神庭天宮,這糜費怕不是個無底洞。」

「李真人是打算修五十年。」

「他也真敢想。」

「你不懂,今年西天竺修築長城,東西勃律諸部就要南下進入北天竺和信度河兩岸,往後這蕃地啊……哼哼。」

聽得同僚冷笑,吐槽李淳風的人便問道,「又不曾在蕃地大開殺戒,這是甚么意思?」

蕃地內斗的唯一贏家就是李皇帝,而現在手持空白聖旨的李淳風,不但把蕃地諸部上層建築玩了個遍,還打算在蕃地減丁。

只是手段並非是靠暴力屠殺,反而和漠北差不多,當丁口總量達到一個標准線,就可以讓多余的人口南下,在北天竺討生活。

漠北能夠順利運作,除了的的確確漠北的生存條件實在是太過糟糕之外,還有就是漠北諸部的成年男子,的確在外鄉更容易發跡。漠北諸部的上升渠道,基本都被各大部族頭領壟斷,形成了以定牧蓄奴發賣野生動物皮毛的本土利益集團。

換個生產資料來看,他們和傳統地主沒有一根毛的區別。

只是規模更小,人口更少。

和漠北相似又不同的蕃地,則是宗教意味更濃,對諸部大貴族來說,既然信了李仙人的邪就能吃香喝辣……我為什么還要累死累活去工作呢?

說到底,雪域高原的生存條件,還未必有漠北來得愉快,漠北至少來了大災還能跑得飛快。

雪域來了大災,跑都沒辦法跑。

所以,當李淳風承諾,只要南下就能「打天竺土豪,分天竺田地」的時候,中小貴族以及武士階層,立刻歡呼雀躍,不得各部領袖如何發話,直接帶著農奴、牧奴就跑了。

為什么?

不早點跑路去天竺,等著一起去,萬一跑的沒有別人快,豈不是黃花菜都涼了?

「這一回蕃地南下的丁口,少說也有十多萬,幾十個據點早就籌措地盤,就等著這一回治下庄園丁口暴漲,好繼續拓荒開發。『黃冠子』真人這一回,當真是兩邊落下情分。」

說到這里,那幕僚也是感慨,「你當入秋時,嶺南下單恁多農具是作甚?都是要運到天竺去的。」

「這真是……厲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