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理智(2 / 2)

唐朝工科生 鯊魚禪師 1329 字 2022-07-22

長孫皇後握著李皇帝的手,像是安撫一只受傷的貓兒,很是溫柔。

就像是被順軟了毛,扎刺的貓兒又安逸地享受起來,片刻舒了口氣:「朕豈非不知耶?」

實際上,只要看張德被刺殺的次數比他李皇帝還多,就明白這種人不可能是叛逆。當然硬要說前去刺殺張德的人都是國之棟梁朝廷忠臣,他李世民也無話可說。

縱橫江湖幾十年,除了張德崛起這種套路太過別致,什么陰損手段沒見過?

殺張德是殺,殺李世民也是殺,不外是渾水摸魚那一套。

只可惜天下承平三十余年,貞觀朝絕對貞觀,固然擺平不了張德,但換個角度來看,本朝的「護國大法師」,舍江南土狗其誰?

「人生不過百年,便算他能活百歲,也不過還有六七十載。皇唐之壽,起止百年?」

一如大多數人都在熬李皇帝去死一樣,對唐朝這個國家而言,熬死一個張德又有什么稀奇的?

既然他要做聖人,由他去吧,只怕到時候聖人門徒先忍受不住,李殺神王誅魔之流也想證道,不屠了你個聖人,怎么印證一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初掌權柄的長孫皇後揣摩出來的一番道理,總結起來,不過是「竊鉤者誅竊國者侯」罷了。

眼下張德精力旺盛,還能壓制種種需求,但總有一天人老體衰,到了那個時候,越是聖人,越是該死。

因為聖人只會擋路。

「朕只是不甘罷了。」

李世民恢復了平靜,看這宮廷之外的晴空,二月里的天,很是討人喜歡,「縱橫天下數十載,止此一人不得降服……如何甘心……」

隋末以來,李皇帝打通了游戲,各種副本刷了個遍,什么精英怪都被打死,獨獨一開始以為是新手村的菜雞……他媽的全程沒剁死。

強迫症不能忍,松鼠症還是不能忍。

憋屈啊。

「須拿得起放得下……後世傳唱貞觀,唯二郎一人,其余種種,不過是綠葉之於紅花,豈可相提並論?」

道理是這個道理,哪怕大唐亡了,人們追溯貞觀朝的風華,只會感慨貞觀大帝文治武功曠古爍今。至於那些個名臣良將,大概也只有在傳奇小說中,被人傳唱,而傳唱的原因,大抵也是因為得遇明君。

「罷了。」

李世民擺擺手,然後問道,「漢安鐵路諸事,可有議論?」

畫圈圈詛咒某條江南土狗死全家是一回事,但江南土狗折騰出來的物事,那是真香……真的香啊。

「諸部籌措專款,專用鐵路專科學堂。如今遴選人才,舊年陳法,著實緩慢。楚地少年不通四書五經,卻極善實務,此消彼長……不是長久之計。」

實際上京城的有識之士都發現了這個規律,凡是武漢來的人才,對於經典,往往就只能念叨幾句「經典」,什么「子曰:有朋自遠方來」這種,再要強求其它,就是有些強人所難。

早先還有人嘲諷,但上手業務之後,就立刻發現了差距,這種觀感上的錯位感,很是挫傷了大量京城少年,排擠、孤立也就自然而然地發生。

但現實需要客觀存在,再如何排擠、孤立,官僚處理業務,終究還是需要「高效率」的人才,於是「劣幣驅逐良幣」,武漢那些個仿佛速成班流水線折騰出來的「人才」,在貞觀二十四年的時候,幾乎遍布京城各行各業。

「中國不可輕變,跟著武漢走吧。」

李皇帝所謂「不可輕變」,其實說的是制度。真要是改制成武漢那個鬼樣子,阻力之大不可想象,不知道多少勛貴要「變節」,再來幾個玄武門,怕是也夠了。

整個貞觀朝在集權的過程中,真正發生革命性制度變化的領域,只有一個教育領域。

而發動或者說引領這場變革的人,就是那個在常人眼中是個老頑固的孔穎達。

「孔沖遠的封賞,比照房杜吧,之前那個,還是薄了些。」

「嗯,此事我再尋馬周前來商議。」

長孫皇後見丈夫恢復了理智,終於偷偷地松了口氣。

過了幾日,外朝就有人在傳說一個事情,說是二聖還要加封孔祭酒,至於封賞到什么程度,只聽說會升格爵位。

與此同時,管理檔單的人跟人吃酒,無意中說起宮中找人詢問了劉文靜之家,旋即便有人揣測,很有可能劉文靜的那個魯國公頭銜,要落在孔穎達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