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點到為止(2 / 2)

唐朝工科生 鯊魚禪師 1020 字 2022-07-22

「……」

道王殿下聽說「豫南物流」到了汝陽,他立刻屁顛屁顛連夜去了新息縣,就是不跟張滄打照面。

真要是遇到了,那真是尷尬。

「殿下,緣何這春耕去淮水之畔?」

道王妃戴氏有些奇怪,以往不是在沱口就是在汝陽,從未去過別的縣。這次倒是奇了,居然屢次三番跟新息縣打了交道。

「本王既為豫州刺史,自當四處走動,體恤民情啊。」

李元慶扯了個謊,心中卻道:那小子來個把月又殺了人,手頭多少條人命了?這小子要不是十二姐的崽,那才有鬼。

這光景他篤定就是安平生的,那就更加不能見面,到時候不管起沖突還是一家親,橫豎都是他這個倒霉王爺吃虧,還不如躲得遠遠的。

「殿下可是避著誰?」

戴氏畢竟是戴老板的女兒,素來聰慧,這光景一看老公的神色,就知道遇到了麻煩事情。

「本王能避著誰?這豫州地面,有誰能讓本王避讓?」

嘴硬說著,卻是眼神游離。

王妃戴氏心中暗忖:豫州本地自是無人,那定是外來戶。

她又想起這幾日老公天天背詩,那首「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著實有些水平,檔次極高,可謂「流芳百世」的上佳之作。

不過毫無疑問,自家老公絕無可能有這樣的水平。立意高、感情深,要說是東宮太子的手筆,倒是可能,可太子雖然與世無爭的模樣,也決計不會把這等詩文讓出來。

當下王妃聯系前因後果,便有了大概的揣測:莫不是這陣子名聲極大的武漢張大郎?那「豫南物流」簡直是平地一聲雷,豫州上下都在說他,這等英雄兒,若無些本領手段,自是不可能。

「殿下,那『農夫猶餓死』,可是武漢張大郎所贈?」

「……」

李元慶坐在馬車里扭動著屁股,怎么坐都不舒服的樣子,看了一會兒老婆,看了一會兒窗外的春天景色,半晌才幽幽地說道:「愛妃,本王跟你說此事要從貞觀八年說起,你信么?」

「……」

最終李元慶也沒透露太多,只說這個武漢張大郎,十之七八是他那個瘋狂十二阿姐所生。而這么些年十二姐「銷聲匿跡」,全是人為因素,蓋因十二姐的姘頭,是老丈人戴胄曾經的老部下。

王妃戴氏尋思著亡父也沒有什么老部下這么凶殘,連太皇的女兒也敢勾搭啊?要說狗膽包天,只有鄒國公張公謹,那是當街車震,堪稱古往今來第一人,直接把琅琊公主都勾了去,乃是當世勾女之翹楚。

想到了張公謹,王妃不由得又想起了張公謹的盛世美顏,總之,沒想到張德。

如果想到了,王妃能不和老公繼續這個話題?

道王儀仗一路南下,安靜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