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賢王不閑(2 / 2)

唐朝工科生 鯊魚禪師 1233 字 2022-07-22

「李元慶這個豫州刺史怎么當的?這豈不是平白給人做嫁衣?」

「興許大哥跟豫州官場有了交易也說不定。」

「大哥從哪里學來的本事?他一個雙十不到的小郎,能有這等手筆?」

「他先生多著呢。」

嘰嘰喳喳說了一通,終於讓人消停了下來。

春耕時節的那點風波,眼見著就被兩首《憫農》吸引了過去,至於「豫南物流」如何如何,大抵上也無人再去關注。

只不過張滄到了許州,就被李惲攔住,倒不是說蔣王打算攔路搶劫,攔住張大郎的時候,絕對算得上禮遇有加。

中心思想就一個:兄弟,還有歐美……還有詩文么?

張滄心說這親王怎么一個比一個矬,他以為李元慶就夠好玩的了,這個李惲更是「霸氣」,攔路搶詩這種事情也做得出來。

也不能怪李惲,實在是蔣王殿下也萬萬沒想到這個春耕居然還能這么玩,他一直以為就太子哥哥那種套路呢。

「殿下,這《憫農》可一可二不可三啊。」

張滄倒也不懼什么親王,李惲也只當武漢張大郎就是個膽大包天的草莽,邀了張滄在臨潁縣擺了一席,聽張滄這般說,李惲便道:「想我許州亦是膏腴之地,何處不豐田?本王若也『憫農』,應有之意啊。」

「殿下這般說,也是道理。只是這光景,道王府早早買了各地報紙版面,只說傳揚一事,都在稱贊道王殿下。殿下當真要跟風,旁人也注意不到,便是這許州地界,也未必傳揚多遠。」

道理是這個道理,但李惲不服啊,憑什么啊,都是王爺,又互為鄰居,道王不就是臉皮厚一點手快一點嘛。

李惲不死心,臉皮也是極厚,便道:「不能揚名,總該得些好處。哥兒既然是武漢來的,可有甚么好營生,介紹給本王一二?」

「殿下這是燈下黑啊,我這一綱車馬途徑許州,本是要去京城的,運的乃是新息『桃花釀』,上佳的美酒,酒香韻味極好。原本我去京城,還琢磨如何尋個貴人,好抬一抬這豫州酒的身價,既遇殿下,可不是趕巧了?」

蔣王殿下一聽,頓時咧嘴一笑,心說這張大郎說話真好聽,本王當然是貴人啦。

「甚么『桃花釀』?還能比京中美酒更好?」

「要說這美酒,但凡上等貨色,哪里賣的是酒,賣的是美酒背後的故事。『桃花釀』之名,源自桃花廟,桃花廟中拜祭的,乃是桃花夫人,這桃花夫人真身,便是息夫人。殿下,你說旁地有人請你吃酒,便是『桃花釀』酒質還稍微不合口些,只憑這桃花夫人的典故,殿下可要喝上一爵?」

「有理!有理啊!」

聽了張滄這么一說,李惲來了精神,「本王素知酒水來錢,卻只想著買東賣西,著實差了點意思。不過……『桃花釀』當真願意讓本王分一杯羹?」

「總計是要尋覓貴人相助,豈能舍近求遠?再者,許州、豫州,相鄰之州,百姓互為鄉黨,既是鄉黨,哪有給外人賺了去的?」

「哈哈哈哈……對對對,對對對,說的太對了!」

擊節贊嘆的蔣王殿下對武漢張大郎更加滿意了,心想這個張大郎不但講話好聽,還真是懂道理知進退,合該他能借勢而起啊。

兩邊都有意願,自然是一拍即合,酒宴散去之後,李惲讓幕僚們算了一筆賬,只要「桃花釀」行銷京畿,這玩什么「奇技淫巧」的錢都有啦。

而返回客舍的張家兄弟二人也是覺得好笑,張沔更是搖頭無語:「這李惲真是個棒槌,春耕時節,別家都在勸課農桑,他倒好,興沖沖地幫著賣酒……也就是現在李皇帝不理事,換作從前,怕不是要提到洛陽宮去問罪。」

「有道是瞌睡來了有枕頭,這蔣王也不是壞人,他愛好廣泛開銷大,能搏一個賢王名頭,自然能得些封賞。賢王做不得,退而求其次,自然是做個閑王,閑王不求財還求甚么?名聲於他無用啊。」

「那……咱們就現在許州打響『桃花釀』的名聲?」

「合該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