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又回來了(2 / 2)

我的美利堅 青山鐵杉 1195 字 2020-12-24

當一個國家距離美國的實力差得很遠,美國絕對不會冷眼相看,相反還會堆積起來笑容,對於這個國家的展進行鼓勵。但這個國家必須很弱,你要真變的很強大,那就是蘇聯和共和國的待遇,現在這個時代,美國固然不能對歐洲的所謂老牌帝國主義做出什么,收拾眼前的小伙伴還是輕而易舉。

「要不是自己家的學校,我現在長時間不回去都會被開除了。」躺在躺椅上的謝菲爾德悠然自得,話里話外都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味道。

「威廉少爺,港口一艘哥倫比亞號靠岸,就是電報上的船,我們的客人不出意外就在船上!」一個男人由遠及近邊走邊開口道。

「候鳥回巢了!」謝菲爾德一個激靈,瞬間一個鯉魚打挺從躺椅上站起來,伸手理了理頭,吩咐道,「我們去看看,都等了這么長時間了,希望別令人失望。」

南北戰爭之後,有大批的種植園主移民巴西,在巴西的土地上再次展種植園。巴西地處熱帶熱量充足,大部分地區是熱帶雨林氣候降水充沛,為作物生長提供了良好的水熱條件.巴西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地勢平坦開闊為種植園農業供了大面積的土地資源,同時巴西土壤以磚紅壤為主土壤肥沃。

這和早期美國南方的條件類似,正是這種類似吸引了大批受不了戰敗的南方種植園主移民巴西,反正對他們而言,有海量的資金到哪都是人上人。

可是好日子也就只有十年左右,從六十年代開始,巴西已經出現了廢奴的呼聲,到了七八十年代,佩德羅二世的政府宣布了胎兒自由的法令,規定以後奴隸出生的子女都可以得到自由。隨後幾年又宣布解放年滿六十歲以上的奴隸。在七年前,即在佩德羅二世的女兒伊薩貝拉攝政期間,眾議院在人民群眾的壓力下,通過了立即無條件廢除奴隸制的法律。

可歷史不同的是,有了謝菲爾德家做後盾,移民巴西的迪克西人,再次掀起了對抗,似乎絕不忍受在一個坑跌倒兩次。因為他們面對的情況和南北戰爭別無二致,政府一紙法令占據道德制高點,卻沒有哪怕一美分的賠償,這不就是他們會被搶劫第二次么。

不同於最終忍下一口氣的種植園主,自覺有謝菲爾德家做後盾的他們決定開戰。

「打贏了平外亂,打輸了平內亂,現在這些去了巴西的家族,可和謝菲爾德家不是一個級別的了!」謝菲爾德深感安娜貝爾剛開始的鼎力支持,絕對是在驅虎吞狼,起到了一個推波助瀾的作用,讓這些把自己家並立的老牌種植園主被削弱。

現在一看打不過了,就你們自己要抵抗的,翻臉無情的程度比賣了法蘭西的杜邦不遑多讓。

站在碼頭等著船靠岸的謝菲爾德在胡思亂想之間,穿上的乘客已經紛紛下船,其中一群歲數不大但衣冠楚楚的年輕男女下船,見到謝菲爾德,其中一個男人用有些變調的南方口音道,「謝菲爾德?」

「歡迎回來!」謝菲爾德主動伸出了手,這些人才是真正的我胡漢三又回來了,謝菲爾德家不算,他就沒離開過。</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