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合眾國的主人(2 / 2)

我的美利堅 青山鐵杉 1127 字 2020-12-24

引申到國家層面,拉美國家在合眾國面前,和種植園經濟在工業社會面前一樣,固然是積累財富的捷徑,可抗風險能力太差,果實隨時可能會被收走。

對連續在一件事上吃了兩次虧的眾人而言,這個比喻最能讓他們感覺到現在的真實處境。謝菲爾德對這些人的反應冷眼旁觀,又加了砝碼,「其實我們現在面對的一切問題,都是源自於上次的南北戰爭我們戰敗了,這才導致你們出走巴西,在巴西又遭到了同樣的困境,整個西半球,我們如果無法在合眾國站住腳,就無法在任何一處土地站住腳。你們大可以找一個更小的國家繼續種植園,我看海地就不錯,可海地更小,更容易被外來勢力影響到,如果你們想被楊基佬第三次收走勝利果實,大可以繼續躲避。」

「與其繼續做鴕鳥,不如迎難而上,這個國家本來就是我們的,而不是那些後起的暴戶,你們仔細想想這個問題。今天楊基佬的地位,本來應該屬於我們。沒有我們就沒有今天的合眾國。」謝菲爾德掰著手指頭,一字一頓的擺列證據。

種植園主出身的總統,不是誰是的問題,而是誰不是的問題。除去這個關於總統的問題,合眾國的擴張也主要是種植園主推動的。

「不錯,那些暴戶不過是一群搶劫犯,有什么資格得到輿論的吹捧?我們應該回到屬於自己的位置。」一眾人紛紛開口,對謝菲爾德的話深以為然。

謝菲爾德自然不是在胡扯蛋,因為種植園經濟是美國西進最早的原動力。民主黨堅持走農業帝國的路線,要不停的在領土上向西擴張,南方同時也就可以為種植園經濟的展提供空間。這種作法對於自耕農來說當然也是大受歡迎,因為農民最需要的就是廉價土地。

北方展工業則需要集中資源,而不是擴張,結果新領土以農牧業生產為主,在北方實質上形成了一個新的政治區,就是西部,讓美國政局呈現出南北西三方博弈的格局。西部作為新進州,體制更民主,對北方政治傳統造成沖擊。於是,南部的積極西進就和北方的遲疑形成對比,南方大力擴張,自然會在國會里索要更多的議席,種植園自然也有了更多的土地。

美國大力擴張的昭昭天命,就是由民主黨提出,美墨戰爭也是在民主黨總統波爾克任期內爆,而民主黨本身就是依靠大批種植園主的支持。

「今天美國的領土,是我們出了大力的結果,戰爭販子,奴隸主都是我們,楊基佬一聲不吭的享受著帶來的便利,反過頭來還罵我們,還洗劫了我們的財產,還有比這更加背叛的事情么?養條狗都不會反咬我們一口。我們是什么人?」謝菲爾德站起來在眾人注視之下,站起來在每個人的背後繞了一圈,昂大聲道,「我們是合眾國的主人。」

「不錯,我們是合眾國的主人,這個國家是我們的。」此話激起了一陣群情激奮。

「楊基佬喜歡解放?這一次我們不會在區分什么白人黑人了,我們會給他們一個真正的解放!」謝菲爾德敲著桌子道,「種植園主的事情過去了,以後!白人黑人不是一個問題,所有人在我們面前都是一樣,我們說話他們聽。」</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