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專利大棒(2 / 2)

我的美利堅 青山鐵杉 1098 字 2020-12-24

實際上想要從現在的合眾國申請專利就看怎么說了,如果是合眾國的公民,這並不困難,但要是外國大公司的話,這就會有漫長的審核時間,以及無休無止的扯皮時間。還有很多官司在等著他們,這年頭的專利糾紛多的不像話,很多專利都是因為美國人和外國人到底誰是真正的明者,進行漫長的訴訟。

愛迪生就是這方面的典型例子,在一八五四年,美國人戈培爾,用碳化竹絲,放在真空玻璃瓶通電光,可維持照明四百小時,這是最早出現的燈泡實驗成功記錄。很遺憾,戈培爾並沒有及時申請專利設計。一八七四年,兩名加拿大電氣師明了在玻璃泡中加入氮氣,以通電的碳絲光。可惜他們後面沒錢不能繼續研究,把這項專利賣給了愛迪生。

所以在合眾國,一開始愛迪生並沒有取得電燈泡的專利權,還打了很多年的官司。

看看這又是一個白手起家的故事,足夠吸引年輕人為之奮斗,期待自己成為第二個改變合眾國的愛迪生,簡直就是美國做夢的典型代表。如果不考慮愛迪生公司的大股東是一家叫摩根的企業,簡直可以稱得上是足夠勵志。

在摩根的支持下,愛迪生體會到了人生的多財多億是多么重要,覺得有前途的專利一律買下,看到有才華的技術人員立馬雇用,這樣搖身一變他就成了人們認識當中的明大王。

謝菲爾德家族有錢,也不缺乏工廠布局,只不過更注重的是農牧產業而已。這沒有辦法,誰讓一旦降低關稅,合眾國的產品連本土都受到沖擊呢。除了標准石油寥寥無幾的公司,合眾國真正能夠暢通無阻的只有糧食谷物和肉制品,這就和農牧業息息相關了。

只有農牧業產品可以行銷歐洲,謝菲爾德家族這么有國際觀的企業,自然是無法割舍,所以工廠在謝菲爾德家族而言,屬於次要地位。當然也重視,只不過沒有作為根基。

「看來要准備一下法律人才了,還要和民主黨那邊打好招呼,祖母希望你的歐洲之行不要太長,還是趕在選舉之前,把所有的想法都付之於實現。」安娜貝爾捋清了其中的邏輯鏈,算是默認了繼承人的夏季伯操作,又追問道,「先去哪個國家?」

「英國和德國都可以!」謝菲爾德面色略帶猶豫,雖然表面上指點江山好不快意,但這個具體問題嘛,他還沒有真的仔細多想。

「我可以把長期和歐洲關系網名單給你,這里甚至包括了奧斯曼的掌權者,這可是我長期從事國際運輸勞動力貿易建立起來的關系網。不過么……」安娜貝爾說到這停頓了一下道,「我建議你先去法蘭西,你父親雖然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花花公子,但這件事絕對能幫助你,一個好的開始很重要。」

「我聽您的!」自動過濾了國際運輸勞動力貿易這種專有名詞,實際上就是奴隸貿易的美化叫法,謝菲爾德很是乖巧的答應道。</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