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年輕的司徒雷登(2 / 2)

我的美利堅 青山鐵杉 1564 字 2020-12-24

我已經做了!謝菲爾德心里腹誹,排華法案不出意外會自動消失,可這件事絕對不能拿出來邀功,頓了頓開口道,「公民為了自己的國家,對外來族群敵視,這是愛國,你不能指責他們,同樣你也沒有看到中國人很多其他的特點,一個人不可能一無是處,一個國家同樣也是這樣,人都這么矛盾,何況是一個國家。」

就像是威爾遜這個人,雖然謝菲爾德沒有長時間和對方溝通,但幾次見面已經足夠有個大概的認識,事物都有兩面性,雖然威爾遜本人的學者出身導致了他本人有很高的道德標准,也將其付諸於自身的政治與外交行動中。他本人出身與南方,歧視黑人也是不可避免的,他的所有自由民主等觀點也只適用於歐洲的國家。最受後世批評的是他在任期間在聯邦政府內實行了種族隔離政策。

「中國這個國家,不被羞辱的一無是處,他們根本不覺得自己錯了。畢竟在農業時代,它是如此的成功,你找不到亞洲任何一個文明像是它這么穩定。」謝菲爾德用的是穩定這個詞,而不是用強大,畢竟這里是合眾國,自古以來領先世界上千年那套自娛自樂的東西,是沒有市場的。

「穩定?」司徒雷登念叨著這個詞,覺得從謝菲爾德這里聽到非常新穎的觀點。

「沒錯,穩定!」謝菲爾德點頭道,「要說農業時代的文明,印度文化也可以說燦爛,西亞的阿拉伯人非常的強大,波斯人的歷史非常的輝煌,但是中國文化很穩定,當然某些方面它很保守,可集體性要遠遠過其他的亞洲文明。」

「威廉先生,不過我認為,現在面積廣大的清國,不是從前的中國。」司徒雷登想了一下提出異議道,「你可能不知道全部的中國歷史。」

謝菲爾德張了張嘴,並沒有反駁司徒雷登,如果不算元清的話,漢唐和宋明對外的政策上,確實完全是兩樣。前者明顯很有動力開拓,後者明顯是保守的。

「每個文明到了成熟階段,總是保守的!並不誰都像是我們的國家,從建立就是一群貧窮的移民!」謝菲爾德強笑著誇贊了一下合眾國,他真的很想說,一百多年後的合眾國,其實問題已經很大了,遠不如現在的合眾國昂揚向上。

光是被快樂教育廢掉的年輕人,就不知道怎么才能拉回來,而且合眾國的精英階層,也沒有想要重新讓公民階層具有競爭力。算算時間,合眾國在那個時候建國的時間,也相當於一個朝代的晚期。如果頂不住共和國的競爭的話,就證明什么特么資本主義燈塔、人類希望,同樣逃脫不了盛極而衰。

合眾國的公民又沒有經歷過改朝換代,沒有掉落谷底重新爬起來的經驗,真的處在逆境,還能不能堅持住,這都是很令人懷疑的事情。

只用了不到十天的時間,謝菲爾德就在普林斯頓大學,成功的收獲了一個小迷弟,坐穩了國內漢學領袖的位置,最後把馬戛爾尼回憶錄送給了司徒雷登,他到不怕把司徒雷登帶歪了,反而是讓對方更加腳踏實地一些。

完整版的馬戛爾尼回憶錄,並沒有對清朝一味地貶低,一本正常的書肯定是有誇獎有指責的地方,可惜很多人都截取自己想要的部分,用來反駁同樣一本書的內容,這讓奴隸主怎么說呢,朝代粉不可理喻。

對於司徒雷登這么快就成了謝菲爾德的迷弟,威爾遜十分的震驚,要知道司徒雷登就是在東方出生的,所見所聞都是親身經歷,竟然對一個資本家這么心服,這讓威爾遜認識到了自己判斷的失誤,學者思維濃厚的威爾遜,正式和謝菲爾德以學者的關系接觸起來。

司徒雷登是親身經歷?難道我就不是親身經歷了么?謝菲爾德把這些話放在肚子里,對威爾遜找司徒雷登檢驗自己有沒有墨水的事情,就當是不存在。

現在的威爾遜作為普林斯頓大學的校長,最大的願望就是把這所大學推向更高的高度,甚至直接在謝菲爾德面前,闡述關於遏制精英俱樂部的想法。

這是書呆子的一面作了么?謝菲爾德當然知道什么是精英俱樂部,骷髏會那種嘛,他自己還是德州俱樂部的一員,他可以確定,威爾遜的想法是不會成功的,因為精英俱樂部後世還廣泛的存在。</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