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四章 投資土地和勘探(1 / 2)

我的美利堅 青山鐵杉 1599 字 2020-12-24

所以為什么謝菲爾德支持排外的民主黨,這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煽動盲目仇恨,有助於穩定國內工人的不滿,但到了澳大利亞,就必須按照對方的規律來。

在和西澳大利亞工黨官員見面之前,謝菲爾德還在催促舊金山造船廠趕緊加班加點建造戰列艦,送到中國去,他就怕晚了會橫生事端。

在這個時間,清朝隨時都是崩盤,先代表滿洲貴族的官僚已經沒有能人了。榮祿算是最後一個能夠壓制住袁大頭的滿洲官僚,甚至有傳言榮祿死前,曾經和袁大頭談過這個國家的未來,擔憂未來會出現變故。

清朝一旦崩盤,政權肯定會落入北洋軍的手里。這是一定的,清朝有一個特點就是以前王朝犯過的錯誤,它死都不會犯。其中就包括對軍隊的態度,不管國勢如何惡劣,清政府總會想盡辦法供養出來一支看得過去的軍隊,一直到起義之火蔓延南方,北洋軍的軍餉一直都是朝廷撥款,很多王朝到了中期軍隊已經成了各地自給自足的小團體,要么快變成乞丐,要么完全成了私兵。

清政府哪怕不相信太平天國之後的一系列地方武裝,也總是盡可能的撥款支持。表示朝廷還在,這就導致清朝的軍隊極少反叛,北洋六鎮每一個都有一個炮兵團的編制,每個營都有十八門重炮,而抗日戰爭時期的常公德械師只有十二門。

有這樣的強大火力,北洋軍才短時間攻克了十萬新軍雲集的漢口,漢陽。

所以北洋軍雖然最終逼宮,但是北洋的軍頭也知道,清政府沒有虧待過北洋軍,從清政府到北洋政府可以算是一個和平的交接,這個過程沒同盟會什么事。

這兩艘戰列艦如果時間來不及,落到了北洋的手中,謝菲爾德覺得也不算虧。不同於北洋六鎮因為不斷擴編,導致北洋軍從六鎮時期的兵員和素質不斷下滑,海軍擴編不是這么容易的事情,而且海軍作為貴族軍種,只要有政府支持武器不落後對手,戰斗力能保持很長時間,海軍的戰斗力衰落,如果不是在變革劇烈的時代,其實比6軍要慢得多。

最後別落在造不如買那批人手里,如果落在那批人手里,帶給謝菲爾德的隱形損失會無比巨大,就如同蘇聯賣給印度戰斗機,然後看著印度人每個星期摔一架,這都是妥妥的負面廣告。

當著吉米的面完電報,謝菲爾德才算是松了一口氣,引起了吉米問,「老板,你似乎非常看好中國的展,不然不會賣戰列艦給他們的。」

「呵呵!」謝菲爾德笑了笑沒有回答,還看好呢,馬上中國就會迎來自由落體的走勢,堪比大蕭條時期的紐約股市。不過這話沒必要和下屬說,只是道,「像是這種古老的國家,內部問題需要慢慢調整,談不上什么看好不看好。」

「就像是印度一樣?」吉米自作聰明的自語道,認為自己已經領會了老板的精神。

「這倆國家不一樣,民族內核不同。」謝菲爾德斬釘截鐵的糾正道,如果說現在西方的制度或多或少的有羅馬共和國,那種元老院的影子存在。未來的中國可以說還是在中央集權的基礎之上建立國家體制。

至於有聲有色的印度,奴隸主不知道能夠從印度傳統當中提取到什么有用的經驗。好幾千年的歷史不記錄,記錄下來的都和印度教種姓制度相關,這可太要命了。

和澳大利亞州官員的見面,主要是兩個目的,並沒有聯合銀行的業務,銀行業務會放在繁華的澳大利亞東側,在西澳大利亞這邊,謝菲爾德開展的業務是農牧業和采礦業。所以他才帶著了聯合礦業的吉米過來。

先是農牧業,澳大利亞的農牧業有很大的展潛力,這種展潛力建立在地廣人稀的基礎上,雖然澳大利亞的國土大部分都不是宜居的地方,可剩下的土地仍然可以讓稀少的澳大利亞人過上富足的生活。

誰都知道合眾國的土地以私有制為基礎,土地自由買賣。導致合眾國存在無數的家庭農場,一個家庭農場掌管著好幾千英畝的土地。

但後市世界上可以稱之為大地主的企業,不在合眾國,不在同樣有庄園經濟遺留的巴西,不是地廣人稀的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而是澳大利亞。

一百年後世界上的十大地主,澳大利亞一個國家就占了一多半,每一個都是百萬公頃以上的面積,澳大利亞才是大地主的天堂,合眾國根本排不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