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一章 菲利普的倡議(2 / 2)

我的美利堅 青山鐵杉 1585 字 2020-12-24

直到一八四二年,接近二十年後,當英法聯合阻止得克薩斯與美國合並時,約翰·泰勒總統才跳出來援引《門羅宣言》的原則。美國頻繁重申《門羅宣言》。一方面反對歐洲將新大6的任何領土轉讓給別的歐洲國家,另一方面又不禁止本半球的國家之間領土交換。

前者是反對歐洲國家在美洲擴大影響力,後者是為美國吞並土地創造有利條件,事實就是這么的簡單。

在巴爾干同盟動員的士兵開始集結之時,奧斯曼帝國和意大利之間的戰爭戛然而止,奧斯曼帝國已經放棄了繼續和意大利鏖戰的決心,在不少陣地上,奧斯曼士兵已經和巴爾干同盟的士兵交火。

為了緩解這個壓力,奧斯曼帝國政府申請調停,和意大利政府進行和談。還在北非的恩維爾帕夏得到了這個消息,很快謝菲爾德的手下約翰康納就知道了這件事。

目前來說約翰康納率領的雇佣軍,雖然沒有打什么激烈的大戰,卻也算盡心盡力。

伴隨著巴爾干同盟諸國九十五萬大軍的全線進攻,意大利和奧斯曼在北非的戰斗,卻陷入到了平靜當中。

巴黎國民議會,菲利普徑直來到了總理法利埃的辦公室,作為以火箭一般竄起的新星,他現在有直接找法利埃的能力。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早期,總統是國家元,由參眾兩院聯席會議選舉產生。憲法賦予總統廣泛的職權。當初,這種規定是為了日後復辟君主制准備條件,但憲法公布後不久,總統的權力實際上日漸削弱,在政治生活中已不占重要地位,國家權力明顯轉到內閣手中,使法國成為一個比較典型的議會制共和制國家。

誰在議會得到很多議員的支持,誰就可以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甚至可以直接成立的自己的政府,這也是法國內閣以一年半一個內閣的度更替的原因。

不過雖然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政府,一年總要抽出來一點時間來組閣,但總理的位置還是很穩固的,只不過內閣成員都是出現變化。現在菲利普成了總理法利埃最近一次內閣的重要成員。

「總理先生,奧斯曼人和意大利人正在和談?而公民階層當中,熱切的盼望著有利於我們的消息。」見到總理法利埃之後,菲利普單刀直入說明了自己的目的,「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意大利軍隊的戰斗力不值一提,我們根本不用動員,直接命令阿爾及利亞的法國軍隊越界,就能夠搞定這一個問題。」

「菲利普,直接越界是一個非常危險的舉動。還可能會激化矛盾!」總理法利埃看著最近一年聲名鵲起的新貴,嘆息道,「現在的局勢復雜而且危險。」

「復雜倒是非常的復雜,但不一定危險。」菲利普皺著眉頭道,「現在巴爾干半島戰火連天,從去年到現在一年的時間,我們有很多消息證明了,意大利軍隊的水平和很多普通國家一樣,只能打低水平烈度不強的戰爭。戰爭已經持續了一年,兩個國家的正規軍隊,竟然和一個美國富商雇佣的士兵沒有區別。如果這種情況下,我們都無動於衷的話,上帝都不會原諒我們。」

「法利埃總理,意大利一直對法國有敵意,整個同盟國被三國協約包圍,不能讓意大利人有深入非洲大6的機會,不然某一天這可能是一個大麻煩。」見到法利埃猶豫,菲利普義正辭嚴的說道,「這實在是太危險了。」

「可我們要顧忌英國人的想法。」法利埃總理面帶為難之色的道,「作為協約國成員,我們總不能不遵守盟約,瞞著盟友做這件事吧。」

「現在巴爾干同盟和奧斯曼軍隊開戰,誰都知道巴爾干族群都是一心向著帝俄,我相信英國人對此也是不滿的。總理先生,三國協約是一個平等的同盟,不管是法蘭西還是俄羅斯,都不比英國人低一頭,我們照顧英國人的情緒,但是反過來英國人也要尊重我們法國人的利益,而不是單方面的求助。」菲利普話中有著一絲對英國人的不滿道,「這個國家一直都是在進行大6均勢政策,如果我們在巴爾干戰爭爆的同時,出手快搶奪北非造成既成事實,英國人有沒有能力同時對兩個地方的戰爭進行調停,是一件值得懷疑的事情。」

比起幾十年前,英國人已經對控制全世界感到力不從心,不然也不會放下架子和法俄結盟,菲利普覺得法國行動,不會影響三國協約的不團結。可以進行一試!</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