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簡在後心(1 / 2)

亂清 青玉獅子 1578 字 2022-07-12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亂清最新章節!

一夕之間,朝局天翻地覆,施行了不到兩個月時間的顧命制度,被徹徹底底地推翻。那些平日里仰肅順的鼻息,將顧命大臣倚為靠山的官員,無不驚心,都急得象熱鍋上的螞蟻。而更多的人,受過肅順的排擠打擊,此時將一腔憤怒和歡喜都毫不掩飾地發泄出來,置酒高會,口沫橫飛,大罵肅順的跋扈,同時也大贊兩宮的英明和恭王的魄力。

然而政務還要辦。顧命大臣下獄的下獄,待罪的待罪,軍機處只剩下文祥一個軍機大臣,幾乎變成空轉,這樣的狀況,亟待改變。

倒不僅僅是補人的問題——補人總是容易的,關鍵是要將朝廷的政制先確定下來。

皇帝還在沖齡,不能親裁大政。在這樣的情況下,必得有人輔佐,代行皇權。既然顧命制度已經被砸得粉碎,那么無非是在攝政與垂簾之間,做一個選擇。

攝政,現有一個恭王,算是合適的人選。然而說到攝政,多爾袞的例子擺在那里,殷鑒不遠,當時若不是孝庄太後曲意周旋,甚至傳出「太後下嫁」的秘聞,則帝系幾乎就要旁落到他人的身上去。因此沒有人再敢做這樣的倡議,就連恭王本人,也萬萬不敢做這樣的念想。

既然攝政不可行,那剩下的唯一選擇,就是垂簾了。實際上,這已經是朝中大老心照不宣的事情,而恭王在熱河與兩宮的密談中,彼此也已經取得了很好的默契——慈禧太後的原話是:「以後外面的事兒,我們姐倆都托付給六爺」.

這樣的說法,說白了就是一句話——你秉政,我垂簾!

這算是在攝政和垂簾之間,一種折中的辦法,也是在兩宮太後和恭親王之間的一種平衡。暫時來看,兩方對這樣的體制,都表示滿意。

有了這樣一個宗旨,剩下的事情就是召集王公大臣、六部九卿、翰詹科道,集議垂簾的章程。這是需要時日的事情,急也急不來,倒是另外兩件事,必須馬上處理,拖不得了。

一是樞臣的人選,由恭王開了六個人的軍機大臣名單,呈送兩宮御覽。名單上的人,是恭王,桂良,寶鋆,文祥,沈兆霖,曹毓英。其中沈兆霖是戶部尚書,也是反肅的健將,得了這個職位也算是題中應有之義;而曹毓英則是從軍機章京領班,超擢為軍機大臣,自然是為了酬庸他潛伏熱河一載,居中調度,機謀百出,終於打倒肅順的功勞。

第二件事,是議定八位顧命大臣的罪名。既然案子是比照謀逆來辦的,那么領頭的肅順、載垣和端華,就絕無活命之理,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景壽,也該各有應得之咎。

殺肅順,在慈禧太後看來,是大快心意之事。肅順當時在熱河跋扈不臣,斷絕宮禁,逼得兩宮俯首認錯的情形,她至今想起來,仍然是恨意滿盈。但為了表示對恭王的尊重,她還是問道:「照律例的話,他們三個,該得個什么罪呢?」

「回聖母皇太後的話,依大清律,矯詔竊政是謀反的大罪,不分首從,皆領凌遲之罪。」恭王大聲回道。

要活剮?不僅慈安太後臉色變得刷白,就連慈禧太後的手,也抖了一下。

「這……是不是太狠了一點兒?他們三個,都是親貴,律例不是有議親議貴的說法么?」

「謀反之罪,不在議親議貴之列!不然……」後面的話沒有說出來,但兩宮太後已經明白了。能矯詔竊政的,本來就非親即貴,若是一個平頭百姓,大約也輪不上他來「謀反」。在這樣的情形下,若是還要「議親議貴」,那就等於說連「謀反」的大罪都可以輕輕放過,何以收震懾之效?

「看怎么能減一點吧。」慈禧太後的本意,是殺掉肅順就可以了,凌遲之刑畢竟太過殘忍,她不願意給人留下一個刻薄寡恩的形象。於是按著「恩自上出」的說法,將肅順定了棄市,而載垣和端華則得賞一個全屍,賜令自盡。

剩下的五個人里面,兩位太後和恭親王,獨惡杜翰。他替肅順他們出了不少壞主意,包括意圖劫駕的那一回,若不是關卓凡趕到護駕,結局如何就難說了。可見杜翰罪行的程度,實在不下於載垣和端華,照理,也該難逃一死。然而——

「他是杜師傅的兒子。」恭王輕聲說道,兩位太後得了這一個提醒,不做聲了。

這是明擺著的,咸豐皇帝能得大位,全靠老師杜受田的幫忙,不然眼前的恭親王,當年就會成為皇帝,那兩宮太後的身份,就不過是四王府的一位嫡福晉和一位側福晉罷了,哪有今日之尊?因此無論如何,不可以把杜受田的兒子一刀殺了。

在兩宮太後而言,是不可殺,在恭王而言,則是不能殺。他的心里,雖然把杜翰恨得牙癢癢的,但如果殺了杜翰,必然會被人譏刺,說他將對杜受田的不滿,發泄到人家兒子身上。「公報私仇」這個名聲,倘若為清議所播,擔不起。

於是將剩下的五個人分為三等,景壽以反正的功勞,邀得寬免,不再加罪;穆蔭、匡源、焦佑瀛,革職永不敘用;杜翰則定了充軍,發往極北苦寒的烏蘇雅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