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家用(2 / 2)

亂清 青玉獅子 1424 字 2022-07-12

*

*

關卓凡替恭親王出的法子,用來對付頑固的倭仁,居然很見成效。

軍機上擬了一道旨,拿給兩宮太後過目,旨意中的一句話,是「著該大學士,即行酌保數員,另行擇地設館,講求天文算學,與同文館招考之生員,互相砥礪,共收實效。」

慈禧看了,心中有數。她自然絕不相信倭仁能保舉出什么人才來,心想這樣逼一逼他,那也很好,免得他老是在洋務上面作梗,於是點頭贊成。而慈安太後雖然是回護倭仁的,但卻又看不出這道諭旨中皮里陽秋的味道,覺得若能保舉幾個人才出來,那也不錯,因此也欣然表示同意。

這一下,讓倭仁苦不堪言。這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辦法,明發上諭,通朝皆知,連個騰挪閃躲的余地都沒有,如何是好?

他自己說的「中國之大,何患無才」、「必有精於其術者」這些話,原是理路上的泛泛而論,偏偏為關卓凡捉住了痛腳,讓他指實幾個人,哪里做得到?若說隨便報幾個人出來搪塞,上諭卻又指明,是要跟人家同文館「互相砥礪」的,這又怎能砥礪得過?詰駁之下,不免要原形畢露,鬧出笑話來。

再說,他身為理學宗師,又是文淵閣大學士——名義上的宰相,因此也做不出這樣虧心的事情來。於是老老實實地復奏,說自己的前一個折子,語有不妥,「意中並無其人,不敢妄保」。

鋒銳一挫,不免氣餒,而一直奉他為老師的徐桐,居然也在他耳邊,期期艾艾地說了些話,大意是聽說關卓凡在江蘇辦洋務,似乎很收了點實效。

人人都知道,現在洋務的兩端,一端是在京城,由恭王主持,一端是在上海,由關卓凡主持。現在連一向跟自己站在一起的徐桐都這樣說,弄得倭仁很有些心灰意冷,反對洋務的言辭,也就不像原來那樣激烈了。

沒想到恭王見到關卓凡的頭一個法子見了成效,大是起勁,心想倭仁是反洋務派的領袖,何不趁這個機會,再敲打敲打他?於是還不肯放過,把關卓凡的第二個法子也拿出來了,奏明兩宮,召見倭仁,打算再派他一個總理大臣的職務。

這就更難堪了——以帝師之尊,平日里說說尚可,怎么好真的去跟洋鬼子打交道?然而體制所關,雖然明知道議政王是在開自己的玩笑,倭仁仍不得不硬了頭皮,到養心殿面見兩宮。

「倭師傅,你是三朝老臣,先帝特簡的人。朝廷不管辦什么事,自然都要格外借重你的威望。」慈禧跟恭王有默契,此刻說道,「現在打算再派你一個差使,兼總理大臣,在總理事務衙門行走,你看怎么樣啊?」

「跟聖母皇太後回話,」倭仁真正是有苦說不出,只能想話出來推辭,「臣老邁衰微,在總理衙門行走,實在是力有未逮。」

「總理衙門,是總攬洋務的地方。說起跟洋人打交道,原是要有你這樣的名宿,才能壓得住陣腳,你又何必推辭?」

「臣……」倭仁無言以對之下,心里一急,不能不說實話了,「臣於洋務一事上,實在並不通曉,即使勉力而為,亦怕誤了事。上書房的功課,是第一等的大事,請太後准臣專務於此,以盡本分。」

這一下,連慈安太後都聽出來了,倭仁是真的不願意接這個位子。她轉頭看看慈禧,對底下的恭王說:「六爺,既然這樣,我看就免了吧,倭師傅年紀也大了,到底還是皇帝的功課要緊。」

倭仁拿皇帝的功課來做托辭,算是個過得去的理由,而且話里的意思,是從此不願在洋務上多置一詞。慈禧和恭王得了他這樣一個表態,自然不為己甚,於是就著慈安太後的這句話下了坡,都表示同意。

倭仁松了一口,磕頭謝恩,由恭王帶著退了出去,今天的朝也就上完了。慈禧和慈安從御座上下來,各自扶了太監的手,由後門出了養心殿,並肩走向停放在永壽門前的兩頂御轎,要各回寢宮了。

款款行到御轎之前,卻聽慈禧輕輕「喲」了一聲,將慈安太後的袖子一扯,以目示意。

只見不遠處站著的一名侍衛,身形挺拔,微微垂首,那面御前侍衛的腰牌,在日頭下銀光閃閃,不是關卓凡,卻又是誰?

*

(周一,跟大家求張推薦票,謝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