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天象示異(2 / 2)

亂清 青玉獅子 1310 字 2022-07-12

還有,河水變顏色、泉水從地下冒出,也算。

還有,哪兒生了個「雙頭人」,即後世所謂「連體嬰兒」,也算。

這種神經兮兮的理論,在某種特定的情況下,居然也有它的效驗。

比如王朝後期,財政枯竭,政治**,行政能力愈發低下,防災、抗災的能力就跟著降低,包括無力進行水利工程的建設和維護,中國最主要的兩種自然災害——一個澇、一個旱,便愈發頻繁。

王朝後期,動亂增加,戰爭進一步破壞了防災、抗災的能力,自然災害隨之大幅度增加,「大戰之後有大災」不是虛言。

現在的清朝正是已進入「後期模式」,甚至有開啟「末世模式」的跡象。

其實,就算太平盛世,中國這么大,又有哪年沒有各種各樣的自然災害?

所以,只要有「政治需要」,這種所謂「天象示警」,什么時候都是一抓一大把。

蔡壽祺建議以此為突破口,關卓凡以為很有道理。

因為在「天人感應」的理論中,宰相「燮理陰陽」,所以,既然「天象示異」,那么就是「宰相之責」了。

當朝「宰相」是誰?可不是什么「大學士」。清朝後期的「大學士」,基本上就僅僅是個榮譽銜頭了,有位置,沒實權。

實際的「宰相」,是「軍機處領班」,就是恭王了。

嗯,奕先生,你要為所有的自然災害、包括洛陽李某家里的那個「雙頭人」負責任啊。

那么,宰相出了什么問題叫老天爺這么不高興呢?

這就是折子的題目里的那四件事了,「貪墨、驕盈、攬權、徇私」。

這套邏輯,非常完美,關卓凡想,以後最好不要有人往我身上用。

當然是搞封建迷信,可在封建王朝不搞封建迷信搞啥呀?等我真上了位再推動科學昌明吧。

蔡壽祺羅列了一大堆「天象示異」,看的慈禧和慈安心驚膽戰——兩位御姐可是信這個的。

趕快往下看,老六都做了些啥呀,整得「上面」發那么大的火?

「貪墨、驕盈、攬權、徇私四事」中的重點是「貪墨」。

劾人「貪墨」要有證據,不然就沒有什么殺傷力了。

有沒有呢?有,就是恭王府的「門包」制度。

其實哪個王公重臣的門房都是收「門包」的,但別人的「門包」是落在「門房」個人腰包里的;而恭王府的「門包」,王府要從中「分成」。

這個主意是恭王的老丈人桂良替他想出來的。恭王府開支浩繁,入不敷出,恭王頗以為苦,於是桂良獻計,派「賬房」到「門房」坐著,客人給「門房」的「紅包」,一律先收上來,然後再將其中部分返還「門房」,其余的,留在賬房。

以前給五兩的,現在就得給十兩。因為如果還給五兩,落到門房自個手中,就只有二兩、三兩,這個門,你還想進去嗎?

給十兩門房也不會有更好的臉色,因為落到他手里的還是五兩。

大伙兒既知道恭王府有這么個規矩,給門房紅包等於「孝敬」恭王,還能落下個名字,自然而然,恭王府的「門包」的「行情」就愈漲愈高,有的人甚至一掏就是一張一百兩的票子。

這種情況下,返還給門房的,就不止五兩了,會多一些,大概十兩八兩的樣子。

於是,真正把「小額納賄」變成了公開的「制度」。

恭王每天接見的客人是有數的,且都是高級官員。大多數低級的官員是由王府的長史接待的。很多時候根本無人接待,純粹過來打個花呼哨,就為了給門房送個「紅包」,在恭王府賬房那兒留個名字。

到了後來,情況發展到這種地步:該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辦的事,也先來恭王府「報到」,給了「門包」,再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

這個「制度」確實解決了恭王的開支問題,但卻給不少清苦的中下級官員造成了不小的負擔。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