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五章 哭!可勁兒哭!(2 / 2)

亂清 青玉獅子 1536 字 2022-07-12

本來,封建時代,在長期的「君為臣綱」的熏染下,臣子對皇帝的感情,幾乎可以算是與生俱來的,此時此刻,飈幾滴眼淚,並不是什么太困難的事情。問題是,第一,關卓凡不是封建時代成長起來的人,第二,眼下的「天崩地坼」,其始作俑者,正是關卓凡本人,凶手終於得逞的時候,叫他對著被害者的屍體,「辟踴嚎啕」,確實是不大容易的。

鱷魚的眼淚,嘿嘿,也不是說有就有、說來就來的。

幸好,有類似的苦惱的,不止關卓凡一個人。

嚎啕大哭,要哭到一把眼淚一把鼻涕的程度,演技固然重要,但多少也是需要一點兒感情打底兒的,跪在院子里的這班人,其中的大多數,對小皇帝,實在談不上什么感情。

小皇帝沒有親政,和大多數的親貴重臣不發生直接的聯系,親貴重臣所受的「恩典」,都不是從小皇帝那兒來的,感激君恩之心容易激不起來。再者說了,小皇帝的風評,朝野士林,實在不能算好,親貴重臣們也實在沒法子照著「聖明天子」的路子,去想象「天崩地坼」的慘況,進而刺激自己的淚腺。

這個情形,和文宗駕崩的時候,很不一樣。

肅順雖然神憎鬼厭,但是,大伙兒都有這么一個看法,文宗本性寬厚,御下以恩,彼時的「苛政」,都是受了肅順的蒙蔽挑唆,不大怪得文宗本人的,因此,感激文宗的「君恩」的,還是大有人在,文宗龍馭上賓的時候,熱河行宮內外,一片哀嚎,許多人的眼淚,可以說是發自至誠。

此刻的太極殿的院子里,雖然哀聲大作,但是,若有人認真聽、認真看,便會發現,不少人其實是在干嚎——包括咱們的軒親王。

大伙兒哭的心不在焉,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文宗駕崩的時候,儲位早定,如今,「大行皇帝」是走了,「嗣皇帝」在哪里,可還不知道呢!「大事」既出,就不算「大事」了,真正的「大事」,是「議立嗣皇帝」!

自古以來,「擁立之功」,都是為人臣者的第一件大功,比什么開疆拓土、保境安民都要大,是長保富貴的不二法門;但同時,如果下錯注了,也是最糟糕的,比什么敗軍失地、貪污受賄,都要糟糕,因此,一步都走錯不得的!

「大行皇帝」既然走了,心思就要放在「議立嗣皇帝」上面了。

因此,不能夠專心致志,「辟踴嚎啕」,也就不足為奇了。

還有一件事情,也叫大伙兒心神不安:「大行皇帝」已經去了,生母——聖母皇太後卻還不曉得,這種情形,莫說本朝未曾有過,考諸二十四史,也沒有聽說過吧?

而且,這位生母,還有垂簾聽政之責,掌握著大清帝國的最高權力。

許多人心里都隱隱感覺,在這上頭,只怕要出點什么事兒——而且,不出事則罷,一出事兒,就是大事兒!

還有,大行皇帝到底因為什么「邪毒」龍馭上賓的,到現在也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這——

萬一,果然如傳聞一般,和「上頭」有所干系,那可就——

略一思及,就要打一個寒顫!

各懷心思,一邊兒干嚎,一邊轉著念頭,叫人瞅著、聽著,那種「忠愛至性」,總有些不大愜人意的。

太極殿的哭聲等同報喪,很快,各宮各殿,也相繼傳出了哭聲。

小皇帝的人緣兒,內廷還不如外朝,小太監們,吃過他的苦頭的,實在不少,宮女也寧肯敬鬼神而遠之,小皇帝崩了,太監、宮女里邊兒,竟有人暗地里「大不敬」,悄悄默禱「老天開眼」的。

因此,雖然不論男女老少,是個人就不能不嚎兩嗓子,但稀稀拉拉,有氣無力,較之文宗賓天時的「驚天動地」,以致熱河行宮宿鳥齊飛,在半空中盤旋哀鳴,良久不絕,全然不可同日而語了。

開哭的同時,也就開始辦理「國喪」了,動作雖大,倒無需事先准備,這都是有固定的套路的:摘掉大帽子上的紅纓子,卸下宮燈,桌椅條案,換上素白的披袱,最後是人,統統換上素服,整個紫禁城,很快就淹沒在一片白茫茫之中了。

一忙起來,就更加顧不上哭了。

真正哀哀痛哭到不能自己、甚至有「毀傷過甚」之虞的,偌大一個紫禁城,只有一個母後皇太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