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五章 從天而降,遁地而來(2 / 2)

亂清 青玉獅子 2144 字 2022-07-12

且由於叛匪並未分兵把守相關隘口,連探馬都沒有派出來。加上相關道路早已事先探明,向導齊備,西征大軍從從容容地翻過了巍峨險峻的天山,「天險」二字,簡直就是名不副實了。

西征大軍進抵柴窩堡,這個地方。本是達坂城的前哨,然而,官軍的偵騎,早就發現,此地並沒有叛匪的一兵一卒,達坂城本身的防備,亦一如往日,沒有任何特別的動靜,證明叛匪根本不知道西征大軍已經越過天山,就要來到自己的眼皮子底下了。

現在,西征大軍要想法子渡過愛伊得爾呼里自鳴得意、以為天塹的那片沼澤地了。

這片沼澤地,在叛匪眼里,是不可逾越的,換了其他的封建軍隊,亦大約仿佛,然而,叛匪不曉得的是,他們面對的軒軍,是一支用近代技術和裝備武裝起來的地地道道的近代化軍隊。

沼澤地的寬度,並不是均勻的,有寬有窄,夜幕降臨,在黑暗的掩護下,軒軍的工兵,尋了幾處最窄的地方,搭起了便橋。

這個便橋,是真正的簡易橋梁,不是浮橋——沼澤地沒法子搭浮橋。

軒軍工兵搭的便橋,是在美國亞特蘭大的時候,在謝爾曼的工兵的指導下,練熟了的手藝。

科目的名字很啰嗦,叫做「在泥濘、多水窪甚至淺池塘的地段鋪出可供部隊包括炮車通行的路面」:迅速測量、判斷水深,將長短不一的木樁打入水底,將露出水面的木樁截齊,上面鋪上木板——緊急情況下,簡單修剪過的樹干也可以,如果目標路面寬度不大,只需十幾分鍾,部隊包括炮兵即可通過。

沼澤地自然要比「泥濘、多水窪甚至淺池塘的地段」復雜些、麻煩些,不過,達坂城的這個「沼澤地」,是一個「人工」的沼澤地,水下的地面,比較堅硬,淤積有限,對於軒軍的工兵來說,不過是「泥濘、多水窪甚至淺池塘的地段」的一個「放大版」,沒有什么大不了的。

三條便橋,迅速搭建了起來,軒軍和老湘軍,連同大炮,在夜幕的掩映下,在達坂城叛匪眼皮子底下,從從容容、輕輕松松地渡過了這條「天塹」。

由始至終,達坂城城頭的叛匪,懵然不知。

展東祿在奏折中說,「是夜初鼓,銜枚疾走。乘賊不覺,徑趨達坂,期以五鼓會集城下,立合鎖圍,杜賊竄逸」,這個計劃,完美的實現了。

官軍一渡過沼澤地,立即挖掘壕溝,修築工事,官軍干的熱火朝天,城頭上的叛匪,有人隱約聽到了「異聲」,但打死也想不到,大隊官軍已經進抵城下,所以,沒有一個人,包括聽到「異聲」的人,爬起來去看看到底怎么回事兒。

天亮了,達坂城的叛匪目瞪口呆:幾條縱橫交錯的塹壕,將大半個達坂城圍了起來,塹壕之中,人影隱約,寒光閃爍。

真主!是我還在做夢,還是……真的被包圍了?!

怎么可能?官軍是從天而降,還是……遁地而來?

不管是從天而降,還是遁地而來,反正——咬了咬舌頭,哎喲,疼!不是做夢!

叛匪大呼小叫,槍炮齊發,城頭上,硝煙彌漫,亂糟糟的一大片。

這一輪射擊,沒給官軍造成任何損失,官軍都躲在塹壕內,安安靜靜的,等待著攻擊命令的下達。

攻擊命令並沒有那么快下達,官軍現在要做的事情有兩件:第一,耐心地延長塹壕,布置兵力,完成對整個達坂城的包圍;第二,修築炮台——達坂城周邊地勢較城池本身為低,炮台必須有足夠的高度,才能獲得最佳的射角。

展東祿命令,各軍密切注視守敵動向,防止敵軍突圍;同時,密切留意托克遜—吐魯番方向,准備阻擊叛匪的援軍。

他的判斷非常准確。當天,托克遜的海古拉,便派出一支一千五百人的馬隊,前來增援達坂城,軒軍騎兵營半路截擊,托克遜的援軍大潰,丟下了兩百多具屍體,狼狽逃回了托克遜,軒軍的騎兵,追到托克遜城下,在射程之外,耀武揚威一番,呼嘯而去。

官軍「從天而降」,對叛匪的心理沖擊實在太大,加上得知援軍斷絕,達坂城的守軍,還沒有和官軍正式見仗,便失去了堅守的信心,愛伊得爾呼里和部下商議之後,決定連夜突圍南逃。

這個消息,被從城中逃出的維吾爾人報告給了官軍,展東祿立即命令,各軍「夜間列燧照耀,光如白晝」,同時嚴密盯防,叛匪剛剛冒出頭來,便被打了回去,愛伊得爾呼里夜晚突圍的企圖,化為泡影了。

次日,炮台建成,攻擊開始。

軒軍的克虜伯大炮,怒吼連連,先將城中叛匪的炮台,一一摧毀,接著,又將達坂城的城牆,炸塌了好幾處。

展東祿正想下達總攻的命令,達坂城內,突然傳出一聲巨響,接著一聲又是一聲,連綿不斷,一時間山崩地裂,烈焰沖天。

原來,一顆炮彈正正擊中了叛匪的彈葯庫,引發了大規模的殉爆。

彼時風大,火勢迅速蔓延開來,城中一片混亂。

官軍乘勢發起攻擊,毫不費力的便突入城中,輕輕松松的攻克了這座叛匪自以為「固若金湯」的達坂城。

是役,官軍傷亡總計不過一百一十六人,戰果則有:斃敵三千五百余人,俘獲的數字於此仿佛,其中包括「洪福汗國」的「大通哈」愛伊得爾呼里、以及八名「胖色提」——五百人長。

繳獲有:馬匹一千三百余匹,洋槍二千五百余支,拿破侖炮一門。

達坂城既克,叛匪失去了賴以阻止官軍南下的天險,托克遜、吐魯番,旦夕可下了。

*

(四千二百字大章奉上)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