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零章 箭在弦上(2 / 2)

亂清 青玉獅子 1354 字 2022-11-11

當然,這個「嫡」字,不是「正宮所出」的意思,而是「親生」的意思,當然,您如果一定要比附於「正宮所出」,也沒啥不可以,榮安公主是固倫公主,地位本來就等同「正宮所出」,還有,說榮安公主是「正宮所出」,母後皇太後也不會有啥意見滴。

有人心想,寶竹坡「首倡」之時,說的還是「血胤」呢,這折騰來、折騰去,非凡沒把人家折騰下來,反而折騰成「嫡胤」了,真正是……勢不可擋啊!

咳,咳,應該說……大勢所趨,大勢所趨。

不管贊不贊成榮安公主繼統、承嗣,再沒有人想著做仗馬之鳴了,許多人,都開始打點自己的恭賀新君登基的表章了——「擁立之功」是輪不到自己了,看看能不能在賀表上另辟蹊徑,玩兒出點兒漂亮的花樣,給新君留下深刻的印象?

也有人在冥思苦想,新君登基,年號該改用什么呢?如果新君采用了自己擬的年號,這份功勞,雖然比不得「擁立之功」,但是,也是光鮮的很嘛!

也有有識之士,不能放下自己的擔心:現在,最大的問題,已不在北京,而在天津了——穆宗毅皇帝升遐、榮安公主即將繼位,不曉得聖母皇太後曉不曉得?如果還不曉得的話,那可就太尷尬了!

萬一,聖母皇太後對榮安公主繼統、承嗣,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呃,聖母皇太後於麗貴太妃,似乎,並不如母後皇太後於麗貴太妃般……和睦吧?

還有,到時候,「聖母皇太後」這個頭銜……

還有,榮安公主已過了及笄之年,登基之後,親政還是不親政呢?如果親政的話,兩宮皇太後可就不能垂簾了,這——

撤簾,母後皇太後大約是沒有問題的,聖母皇太後那邊兒呢?

如此種種,目下,可都沒有個踏實的說法呀。

唉,所以,怎么能叫人放的下心來呢?

不過,這種憂國憂民的有識之士,畢竟是少數,大多數的人,只看到了「大勢所趨」,或者,「這不是你我操心的事情」。穆宗毅皇帝的廟、謚公布之後,朝野上下,一股莫名的喜氣,迅速蔓延開來,猶如初春新雨後的土地,蠢蠢欲動。

反對榮安公主繼統最力的那一位,被開去了領侍衛內大臣、御前大臣之缺,趕回家「讀書」、「思過」之後,似乎也承認這是「大勢所趨」了,太平湖傳出話來,說醇郡王心灰意懶,除了辦好神機營的差使,「為祖宗、朝廷留下一支勁旅」之外,再也不想過問朝政了——「起復」什么的,不去想它了。

嗯,大伙兒都想,識時務者為俊傑,反正,榮安公主登基,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再不識趣,還探頭探腦的,就會被一箭射個正著啊。

再者說了,人家不窮追刺客之事,那是多大的肚量啊?相關人等,也該「知所進退」了吧!

不過,人們不曉得,「箭在弦上」的,可不止榮安公主繼位登基,太平湖的「清君側」,也是「箭在弦上」了。

醇王府傳出來的「心灰意懶」、「除了辦好神機營的差使,再也不想過問朝政」雲雲,都是「慢敵」之計。

太平湖自以為得計的把戲,還包括以下一招:因為奉了嚴旨,「回府讀書,閉門思過」,所以,短期之內,醇郡王不宜離開府邸,一切神機營事務,需要面稟醇郡王施行的,相關人等,都到太平湖醇郡王府來稟知辦理,其中,自然包括每十天一次的「會操」。

勾當大事,榮祿、恩承、文衡三位全營翼長,單靠劉寶第私下聯系是不夠的,最後,必須由醇王「面頒密旨」、「面授機宜」才行。不過,三位全營翼長齊聚太平湖,過於扎眼;如果聚於煤渣胡同的神機營衙署,倒是不扎眼了,可是,在衙署里,是不可能談論「清君側」這種事兒的呀。

於是,劉寶第就獻上了這么一計,以為用這樣的理由,將三位全營翼長,招到太平湖來,順理成章,不會引起任何人的懷疑。

醇王欣然從計。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