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方寸之印,九鼎之重(2 / 2)

亂清 青玉獅子 1891 字 2022-11-11

這個,頗出慈禧意料。

「女兄」是「姊姊」的意思,這個,慈禧是曉得的,可不是,為什么用「女兄」,而不用「親姊」甚至某些人口中筆下的「嫡姊」呢?

呃,「嫡姊」就算了——這個道理,仿佛「嫡嗣」,榮安和穆宗,並非一母同胞,扯不上那個「嫡」字。

「親姊」呢?榮安和穆宗,當然是親姊弟,「親姊」——沒有問題呀?

沉思片刻,慈禧明白了:

前邊兒已經有了「血嗣」,後邊兒再來一個「親姊」,不過畫蛇添足,並不能增加榮安繼位的合法性。而「女兄」二字,強調的不是「女」,是「兄」,既然榮安、穆宗為兄弟,則援引「兄終弟及」之義,榮安便有接替穆宗的資格,雖然,這兒的「兄」、「弟」,剛剛好倒轉了過來,實為「弟終兄及」。

再看兩宮皇太後撤簾的詔書——這是慈禧真正關心的。

立榮安為嗣皇帝的詔書,是用兩宮皇太後的口吻寫的;這封詔書,則是用登基後的嗣皇帝的口吻寫的。

詔書大捧兩宮皇太後,說她們「智珠在握,旋轉乾坤」,「朝乾夕惕,夙興夜寐,握發吐脯,備極勤勞」,「勵精圖治以綜萬幾,虛懷若谷以納輿論」,「聖德流芳,澤被四表」,終於「戡平大亂,揚威萬國,海宇欣悅」,「七載之下,乃臻八荒升平之治世」。

雖然是拍馬屁,但每一句話,都算有根有據。

軍情緊急的時候,「六百里加緊」、「八百里加緊」的折子,往宮里邊兒遞——基本上是長春宮,真的是不分點兒的,根本不管兩宮皇太後在做什么——梳洗的時候收到過折子,傳膳的時候收到過折子,不論兩宮皇太後當時在做什么,都得停了下來,先看折子。

半夜熟睡之時,「八百里加緊」的折子到了,被從床上叫了起來,亦是家常便飯。

「握發吐脯」神馬的,不為虛譽。

慈禧在心里默念,「總算他還有點兒良心,說了幾句公道話!」

再看下去,慈禧不由眼睛發亮了,「中外咸稱『女中堯舜』」。

女中堯舜!

這個詞兒,並不是慈禧第一次聽到、見到,可是,君臣對唔之時,那些輕飄飄的頌聖,怎么能夠跟「撤簾」詔書這種國家最重要的文告相提並論?

雖未「蓋棺」,卻已「定論」了。

慈禧明亮的眸子中,升起了一層淡淡的、濕潤的霧氣。

她略略平復了自己激動的心情,繼續看了下去。

嗣皇帝說,兩宮皇太後「照拂朕躬,無微不至」,多年來,朕「凡事無不仰荷慈懷曲體」,如今,自己初登大寶,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深恐「德力難副」,因此,「再三吁肯兩宮皇太後,繼續垂訓」,以便朕「有所依憑」。

可是,兩宮皇太後說,當初「俯允垂簾」,「本非意所樂為」,實在是因為穆宗毅皇帝沖齡即位,俺們姐兒倆,不能不問事,「垂簾」,是「非常之時」的「非常之舉」,皇帝成年,我們自然就要撤簾歸政的。

幾年下來,上下同心,內外相維,有了如今的局面;你呢,也成年了,也大婚了,我們看你,嗯,很好,很是個好皇帝的樣子!我們很放心!所以,唉,該讓我們過幾天清閑日子了!你是個孝順懂事兒的好孩子,該明白皇額娘的苦心!

看到這兒,慈禧心里「哼」了一聲,暗道:裝什么裝啊?

不過,雖然是「裝」,可是,「裝」的很漂亮。

彼此臉面,都很漂亮。

繼續看下去。

嗣皇帝說,兩宮皇太後去意堅定,朕「再三吁求不得」,實在沒有法子,只好「仰承懿旨,恭奉慈駕,撤簾歸政,移蹕名園,頤養沖和」,同時,「允宜崇上兩宮徽號,以冀仰答鴻慈於萬一」,「所有一切應行典禮,飭下王大臣敬謹辦理。」

這一段,有兩個地方,慈禧是特別滿意的。

一個是「移蹕名園,頤養沖和」。

這八個字,雖然沒有直接將「頤、和、園」三字連在一起,但已不啻以最高層級的法律形式,確定了兩宮皇太後對頤和園的「所有權」。

一個是「飭下王大臣敬謹辦理」。

一般的詔書,涉及典禮,用語都是「該衙門敬謹辦理」,很少「飭下王大臣」的,這五個字,代表兩宮皇太後的撤簾典禮,是比擬皇帝登基的國家最高層級的典禮。

至於「徽號」是什么,反倒不是慈禧最在意的——其實,也不是她不在意,而是這些東東,她實在是不懂,只好人家怎么說,就怎么辦吧。

看來看去,再沒有什么可挑眼兒的了——就是按著自己的意思寫,也未必能夠更加滿意了。

裝作慈安根本沒有看過這兩份詔書的樣子,慈禧替慈安,細細的講解了一遍,慈安一邊聽,一邊連連點頭。

好了。

慈安探詢著問慈禧:「咱們……用印吧?」

慈禧點了點頭。

慈安微微提著的心,往下一放,趕緊掏出一個小小的錦囊,取出那枚「御賞」來,遞給了慈禧。

慈禧接過,在兩份旨稿上,一一的鈐了印。

「御賞」是陽文,印痕是藍色的。

國喪未過,不能用紅色的印泥,只能用藍色的印泥。

慈禧將「御賞」還給慈安,接著,也掏出了一個小錦囊,取出了「同道堂」。

慈安注視著慈禧的動作,心又微微的提了起來。

蘸了印泥,慈禧捏著寸許見方的玉印,移到了「御賞」印痕的邊兒上。

她似乎稍稍猶豫了一下,慈安的心,不由自主的向上一提。

但是,慈禧終於將印輕輕的鈐了下去。

抬起手來,旨稿上,陰文大篆的「同道堂」,清晰宛然。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