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一章 風雲變色,我武惟揚(2 / 2)

亂清 青玉獅子 1375 字 2022-11-11

關卓凡先對維多利亞公主姊妹頷首致意,然後對腓特烈王儲說道,「王儲殿下伉儷蒞臨,是本人和軒軍的榮幸。」

一進大門,連卡爾親王在內,都微微倒吸了一口冷氣——這個「大校場」,果然是大!

這是一個長方形的場地,目測——東西長……至少二百五十米左右,南北寬……至少一百五十米左右吧!

閱兵台位於大校場北部中央,坐北朝南。

嗯,果然是沒有陽篷的。

不過,目下,閱兵台上,倒也不是光禿禿的——搭起了一座大大的彩坊,頂端拉起了一條長長的橫幅,幾同閱兵台同寬。

距離尚遠,風又大,橫幅綳的雖緊,卻也為風所鼓,不住顫動,一時之間,倒看不清楚,上面寫了些什么?

只是看的出來,上面的文字,是用「德、中雙語」書就的。

不過,普魯士人注意力,都不在閱兵台——校場之東,密密齊齊,是一個又一個受閱方隊——

這才是焦點所在!

一眼看過去,受閱部隊分成了三大塊:北邊兒的一大塊,是步兵方隊;中間的一大塊,是騎兵方隊,南邊兒的一大塊,是炮兵方隊。

不知縱深,不好判斷准確的人數,不過,腓特烈王儲和卡爾親王兩位,都是帶老了兵的人,直覺上——受閱部隊的總人數,總在一萬上下吧!

金鼓已歇,闊大的校場上,雖然擺了上萬的軍人,卻不聞一絲人聲,除了戰馬偶爾的嘶鳴,只有軍旗在風中獵獵作響。

關卓凡介紹:此次受閱部隊,共有一個禮兵方隊、三十個步兵方隊、十一個騎兵方隊、八個炮兵方隊——合五十個方隊。

其中,禮兵方隊,橫十三人,縱十二人,旗手一人,護旗二人,共一百五十九人——其實就是昨兒個您檢閱的那支儀仗隊啦!

步兵方隊,橫二十五人,縱十四人,領隊二人——每個方隊三百五十二人,共一萬零五百六十人。

騎兵方隊,橫十二騎,縱十騎,領隊二騎——每個方隊一百二十二騎,共一千三百二十騎。

炮兵方隊,橫四門大炮,縱四門大炮,每門大炮前連彈葯車,由一匹駿馬牽引,馬上騎一位馭手;每個方隊領隊一騎——每個方隊十七騎、十六門大炮,共一百三十六騎、一百二十八門大炮。

「嗯,對了,這一百二十八門大炮,全部是貴國生產的克虜伯後膛鋼炮。」

客人們個個臉上放光,尤其是阿爾弗雷德.克虜伯先生,一張臉亮的好像一盞煤氣燈似的。

「總計——」關卓凡繼續說道,「官兵一萬二千一百七十五人,馬一千四百五十六匹,大炮一百二十八門。」

果然上了萬!

普魯士人既滿意,又得意,如卡爾親王者,更難以掩飾自己的興奮——眼睛中又射出了那種光芒——「既好像一只凶猛的獵豹覷到了獵物,又好像一個小孩子看到了渴望已久的心儀的禮物。」

不過,今日的閱兵,只行分列式,不行閱兵式。

閱兵式,即諸軍列隊而立,檢閱者在隊列前徐行而過,閱看軍容;分列式,即諸軍列隊步操,依次通過閱兵台,接受檢閱。

分列式是一種對檢閱者的「致意」,閱兵式卻代表上位對治下的檢視,過於敏感,即便是盟國的領袖,也沒有這個資格,這一點,普魯士人充分理解,事實上,較之閱兵式,他們更想看分列式——隊伍在行進中,才能夠真正體現步操的水准。

走近閱兵台了,才看清楚,橫幅上「德、中合璧」的是什么字:

「熱烈歡迎普魯士王國腓特烈王儲殿下伉儷一行蒞臨指導!」

字不是寫上去的,是用金線綉上去的。

咦,這種行文、措辭,還是第一次見到呢!

這個花樣,有點兒意思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