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五章 唉!史閣部!孰人壞我半壁天下?(2 / 2)

亂清 青玉獅子 2086 字 2022-11-11

這既是趙景賢的真心話,同時,也不著痕跡的捧了關卓凡一把。

關卓凡微微一笑,「竹兄,你也會說奉承話了——不過,我倒大致可以居之不疑!」

趙景賢正色說道:「王爺,事實如此,實非虛諛!」

「好,好!」關卓凡再一笑,「咱們說回南明的藩鎮——」

微微一頓,「都說南明亡於藩鎮——不錯,南明確實亡於藩鎮!可是,這班藩鎮,是怎么冒出來的?弘光朝之前,除了一個左良玉跋扈些之外,哪兒有什么真敢不聽朝廷調令的『藩鎮』?說到底,還不是弘光君臣——包括史可法在內——自個兒造出來的?」

自個兒造出來的?

趙景賢沉吟了一下,說道:「我明白王爺的意思:弘光帝賴高傑、劉良佐、黃得功、劉澤清等四鎮而立,武人由此坐大,終不復可制——不過,聯絡四鎮,擁立福藩,似乎只是馬士英和鳳陽守備太監盧九德兩個人的首尾——」

頓了頓,「在這件事情上,史可法應該沒有什么責任吧?——他可是不贊成立福藩的啊!」

弘光帝登基之前的身份,是福王。

「沒有責任?——史可法的責任,就在他不贊成立福藩!」

啊?

弘光帝可是昏君啊!

「王爺,」趙景賢疑惑了,「我不大明白了——您什么意思呢?」

「竹兄,」關卓凡說道,「請你仔細想一想,彼時——思宗殉國之後,以倫序而論,福、桂、惠、潞四藩,到底哪個才最有資格承繼大寶?」

福、桂、惠、潞四王,是彼時南明政府能夠找得到的、血統上同帝系最接近的四個候選人。

趙景賢眉頭微皺,想了想,說道:「福藩為神宗孫,桂、惠二藩為神宗子,潞藩為神宗兄弟之子,以倫序而論,自然是福、桂、惠三藩先於潞藩——」

說到這兒,心中一跳,似乎已隱約知道王爺的意思了——

「福藩和思宗同輩,」他繼續說道,「桂、惠二藩,卻長了思宗一輩——」

頓了頓,「因此,福、桂、惠三藩之中,又以福藩的倫序最為合適——這個,『兄終弟及』嘛!」

關卓凡點了點頭,「是啊!如果是桂、惠二藩承繼大寶的話,就變成了叔叔接侄兒的位子——那不是太別扭些了嗎?」

趙景賢心想,之前,老朱家也「別扭」過這么一回的——成祖不就是「接」了他侄兒的位子嗎?

不過,這兩件事情,沒有什么直接的關系,桂、惠二藩,也不可能拿成祖的例子,來替自己繼位的合法性背書,所以,不必把話頭扯遠了。

他嘆了口氣,說道:「如此說來——弘光帝之得位,其實是最正的了!」

「不錯!」關卓凡說道,「本來,這張金鑾寶座,弘光帝大可以理直氣壯的坐上去,怎么會弄到非『四鎮迎立』而不能得的地步呢?」

「這個……朝中反對福藩繼位的聲音很大啊!」

「誰反對啊?」

「呃……東林。」

「東林為什么反對?」

「福藩不賢。」

「不錯,福藩確實不賢,」關卓凡說道,「史可法還寫信給馬士英,說什么福藩『貪、淫、酗酒、不孝、虐下、不讀書、干預有司』——『七不可立』嘛!」

頓了頓,「那么,東林主張立誰呢?」

「潞藩。」

「潞藩賢嗎?」

「呃……也不賢。」

「那就有趣了!」關卓凡說道,「賢愚之辨,福、潞二藩,半斤八兩,可福藩是『近支』,潞藩卻是『疏宗』,請問,東林為什么反對立福藩而欲立潞藩呢?」

「這……」

這確實不對勁兒啊!

「竹兄,」關卓凡說道,「請你想一想東林和老福藩的恩怨!」

「老福藩」,即弘光帝的父親,老福王朱常洵。

趙景賢輕輕的「啊」了一聲,「當年,神宗和鄭貴妃,欲立老福藩為太子——」

我明白了!

「著啊!」關卓凡說道,「神宗和鄭貴妃想廢長立幼,東林堅決反對,雙方你來我往,什么『妖書』、『梃擊』、『移宮』的幺蛾子,都是那個時候鬧出來的,最後,鄭貴妃終於不逞,老福藩只能乖乖去洛陽做他的福王——」

頓了頓,「說的難聽點兒,東林一系、福藩一系,那是生死的冤家!——所以,東林怎么能夠樂意福藩繼位呢?」

趙景賢呆了半響,緩緩點頭,「王爺睿見!」

「至於為什么欲立『疏宗』潞藩——」關卓凡說道,「就是因為潞藩是『疏宗』才要立他!」

趙景賢轉著念頭,「是不是這么回事兒——不考慮彼此恩怨的話,立福藩,理所當然,談不上什么『定策之功』;而潞藩立,則是以『疏宗』得繼大位,這個『定策之功』,可就大了!」

關卓凡雙掌輕輕一擊,「就是這么回事兒!——這就是東林的算盤!」

微微一頓,「結果,拜東林之賜,這個『定策之功』,落到了馬士英和『四鎮』的頭上了!」

「唉!」趙景賢長長的嘆了一口氣。

「思宗殉國,新帝未立,」關卓凡繼續說道,「彼時,東林在南明朝內有極強的勢力,官居南京兵部尚書的史可法,更是事實上的在朝第一人,大權在握,福藩如果不聯絡四鎮,這個大位,還能有什么指望?」

「就是說,」趙景賢面色凝重,「如果史可法不存門戶之見,一開始就以倫序擇福藩繼位,也就沒有藩鎮割據這一回事兒了!」

「是的!」關卓凡說道,「而且,也沒了那么多沒完沒了的黨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