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三章 薩摩猙獰(2 / 2)

亂清 青玉獅子 1286 字 2022-11-11

當然,孰先進些,孰落後些,也另說。

再譬如,薩摩藩軍的制服,皆出自「集成所」的紡織工廠;而軒軍士兵的身上,還有相當一部分是當初從美國「掃」回來的「壓箱底貨」呢。

當然,論品質,薩摩藩軍的制服,尤其是陸軍的,較之泰西各國,還是遜色一籌,就像大久保利通抱怨的,「軟塌塌的」,「不精神」。

不過,制服雖然「不精神」,但士兵卻是精神抖擻的。

「二次長州征伐」之前,薩摩藩就開始「西法練兵」了,只不過,那個時候,多多少少,還保有一些「日本特色」。

「二次長州征伐」,軒軍的武備和戰力,長州藩軍和「諸隊」的慘敗,極大的刺激了薩摩藩;一俟「二次長州征伐」結束,中國人還沒有離開日本,薩摩藩軍就開始了進一步的、大刀闊斧的改革,從里到外,徹徹底底,「全面西化」。

同時,扔掉了雜七雜八的前膛槍,換上了一水兒的後膛槍——同火炮一樣,一半購自洋商,一半「集成所」自造。

薩摩藩的艦隊,也已成軍,規模雖然不算大,但總噸位並不在幕府艦隊之下;船有新有舊,但全部都是蒸汽船,其中的新船,大半由「集成所」的造船所自造。

諷刺的是,薩摩藩的海軍,也是師從英國,請的也是英國的教習。

當然,這些教習,都是退役軍人,沒有現役軍人,不過,同英國政府之間,似乎也存在著某種若明若暗、若有若無的關系——

當初,為薩摩藩聘請海軍教習往來奔走的,是一個「女王陛下政府雇員」——英國駐長崎領事館的書記官薩道義。

因為有了這一層的淵源,喬百倫、柯烈福、狄克多等中國海軍的英國顧問,對薩摩藩海軍的戰力,便有了較為切實的了解。

據喬、柯等人說,薩摩藩海軍規模雖然有限,可是,一切一切,都嚴格按照現代海軍制度辦理,訓練亦十分之勤奮刻苦,經已具備了相當的專業水准,可算一支短小精悍的「准現代化海軍」,其戰力,未可小覷!

英國人的這個話,應該是可信的。

想當年,還是一副土頭土腦模樣的薩摩藩,便在「前之濱之役」——即「鹿兒島炮擊事件」中,同英國艦隊有來有往,很過了幾招,叫英國人很吃了些苦頭;目下,鳥槍換炮,自然是更上層樓了。

總的來說,今日薩摩藩軍之戰力,不論海、陸,都已遠超當年長州藩的「諸隊」;對陣幕府的軍隊,更加是可以「吊打」的。

整軍經武是最花錢的,海軍尤甚,薩摩藩軍的戰力,同薩摩藩的財力,密切相關。

「藩政改革」之後,薩摩藩的藩庫,每年都有相當的盈余,這兩年,更是盤滿缽滿——

「二次長州征伐」之後,日本的走私大漲,別的藩,幕府稽查甚嚴,唯有對薩摩藩,無如其何,因此,大宗走私,都由薩摩藩進出,許多巨商都在薩摩藩設立商行,走私走的正大光明,薩摩藩則坐地抽成,日進斗金。

而薩摩藩從走私中獲得的收益,幾乎都投進了軍隊建設。

薩摩藩的興旺發達、兵強馬壯,同人才鼎盛,亦密切相關。

「二次長州征伐」之前,薩摩藩就初步打破了身份限制——只要是武士,無論等級如何,只要有才干,就予以提拔,許多下級武士中的優秀人才,乃得以到大名府擔任高級職務,西鄉隆盛、大久保利通等,就此脫穎而出。

「二次長州征伐」之後,在強烈的危機感的促使下,薩摩藩發布「諸賢令」,徹底打破身份限制,即便不是武士,哪怕「販夫走卒」,只要有才干,也可入職政府,並不設上限。

雖然,迄於今日,「販夫走卒」之中,還沒有出現西鄉隆盛、大久保利通一類人物,不過,「上進」的大門是打開了,下級官員之中,已經有了不少出身「販夫走卒」的,整個薩摩藩,「民氣昂揚」。

另外,「二次長州征伐」之後,薩摩藩招降納叛,在本藩呆不住腳的「維新志士」,都往薩摩藩跑,一班這個時代日本最優秀的人才,薈萃於西南一隅,對於薩摩藩來說,很有些如虎添翼的意思了!

當然,所有的人才中,最優秀的那個,還是大久保利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