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回:李瞳,命運叩門(1 / 2)

權力的體香 hmhjhc 2765 字 2020-12-25

新工作的前兩周,對李瞳來說,可以形容為「意料之中的無聊」。

如果說晚晴公司里那種冷氣噴到19度、裝潢高大時尚、節奏感強烈、大多俊男靚女行色匆匆是上午8、9點鍾的氛圍……省局的一切,都如同下午兩點半午睡的氛圍一樣。

上班倒是很早,8點30就要求到崗了;下班卻是一樣的早,下午三點半就有人開溜了,自己勉強堅持到四點半,偌大個辦公室里已經只剩下自己一個人了。都一周了,唯一正經的工作,就是按照一個自己連名都叫不上來的什么主任的要求,做了一份ppt.這對在晚晴集團歷練過的她來說,小菜一碟,簡約大方的配色,精致細膩的布局,活動生動的動畫,她自然出手不凡,辦公室里幾個同僚都連誇驚艷,「到底是大公司出來的……」,不過發郵件給那位主任,卻連個回音都沒有,天知道他老人家究竟有沒有看。

人事行政事務卻很繁忙,填表,填表,再填表,簡直不敢相信,都已經這個年代了,居然還有那么多的手寫表格,即使存了檔,究竟有什么具體的用處么?開會,開會,再開會,大會自己只能縮在一個角落里,小會自己也只能縮在一個角落里,盡管自己用了心去聽,但是除了一個入職時的「規矩培訓」之外,壓根沒有一個會議,她能聽明白究竟在說些什么。

當然了,自己出眾的儀容,優雅的氣質,似乎在整個省局辦公室都有鶴立雞群的意思,這帶來的結果就是這個領導那個領導,都會裝慈祥來這個新成立的「新媒體文檔辦公室」里和新來的幾個編外文員噓寒問暖一通,其實李瞳絕對能分辨,他們故意向自己投來更多的眼神的那種滋味。這種眼神,她其實很熟悉。但是機關里復雜到讓人崩潰的組織架構,卻她都沒有搞清楚一件基本的事:究竟誰是她的直接上司?

似乎辦公室里的叫趙濤的小組長是他的直接上司。不過趙濤只是名義上是這個組的組長,只是似乎這個趙濤,自己就是個新人,剛從河西大學研究生畢業分配到省局里,雖然算是個正式員工,但是北在哪里,和自己一樣迷糊呢。日常事務中,人事科的一個大媽何主任,常常會直接吩咐她們幾個新人這事那事的,但是人事科會不會只是在新人入職階段,來顯示一下的存在感呢?還有就是小球運動中心的一個分管宣傳員,每天會給自己幾個寫郵件,用命令的口吻叫幾個新人關注一下即將舉行的柏林網球公開賽的河溪選拔賽,給點「創意」,難道說自己會歸屬到專門歸小球中心的管轄范圍,也不是沒可能,省局是有一些基層的編外人員,基本都在為某個特定的項目中心服務的。還有一個西體公司的市場部邱經理,來辦公室里兜了一圈後,居然直接就吩咐趙濤,也點了自己的名,叫自己明天還要跟他去參加一個什么開幕式……據說,這個什么河溪西體體育產業管理有限公司,是個名義上才存在的「企業」,其實是省局的三產……自己本來就熟悉體育產業工作,完全有可能兜了一圈,其實招聘這些人就是用行政撥款給三產公司解決人員問題。如果才出企業門,又入企業局,可真是無奈了,但是這種事情,也似乎由不得自己。就連河西大學,都來了個什么羅老師,居然叫自己填寫人事檔案表格之一的就是這位老師……天知道是什么情況。還有形形色色的人,各種各樣的名義和編制,反正自己這三四個新人,論級別是最基層的編外文員,無論從什么角度來說,個個都是「領導」么。

李瞳不是沒有思想准備機關里這些復雜的事。她甚至都很清楚這里面的門道:不是機關無法理清這些組織架構,而是他們故意不去理清的,這牽涉到各個部門的利益,以及發生問題時各個部門的責任,線頭越多越亂,對所有人都有利。她的問題,並不是要去理清這些。她很清醒,即使自己只是個小到不能再小的小人物。但是站隊認領導這種事,一輩子也只能有一次。她需要慎重。

如果硬分給她一個強勢的領導,她當然只能認了,從此以後,領導的事,就是她的事,領導的活,就是她的活,領導升了,她就可以跟著升,領導挨批,她也落不了好。但是現在一團的混亂,似乎人人都在妄圖做她的領導,又人人都沒有那么強烈的意願來搶幾個無足輕重的新人。辦公室里其他幾個小年輕都還迷糊著呢,她卻認為:是機會。

李瞳一直認為,機關其實有著企業里不能企及的機遇,而絕對不是平平穩穩的工作那么簡單。當然機關文化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磨礪,有時還需要更多的等待,但是她不能糊里糊塗就用水磨時間來混資歷。從第一天向晚晴集團行政部提出離職申請時,她已經認認真真想過這個問題。她有她的資本,她有她的條件,她要充分的利用好機關里和企業里的不同,來獲取更加多的收益、更加穩定美好的人生。如果僅僅是用時間糊里糊塗的混資歷,以她的背景和學歷,就算是混十年都未必能進編制,混二十年也未必能有個官階職位……如果僅僅是看重機關里的鐵飯碗和那點基層員工的灰色收入,還真還不如回晚晴集團去拼命呢……

她能吃苦,肯學習,她懂點體育產業里面的湯湯水水,她會英文,她會電腦,她懂網絡,她會管理懂文檔,知道一些現代企業管理的小思路,雖然這些也剛剛入門……但是比起機關里那些已經被磨平所有棱角的,從世界的精英變成一堆爛肉的大學生公務員來說,她知道自己有一些優勢……她需要用好這些優勢,而不是遺忘它們。

但是她當然也明白,自己最大的優勢是什么。當然是自己的身體,自己的容貌,自己那一頭能盪漾起男人心波的長發。能在晚晴集團這種俊男靚女集中的模特公司里當前台,她對自己的身材、氣質、容貌,乃至從內在里透射出來的時尚都市小白領的艷麗,非常有自信。如果需要,她絲毫不介意,會在機關里和必要的人發生一些必要的事。當然,能正正經經在機關里發展個老公是更不錯了。

當然這也需要機會,就算是機關潛規則,也並不是想象中那么簡單,不是女人長的漂亮肯獻身就會有人要,即使有人要,走錯了路,投錯了懷抱,除了被鬼壓身其實根本不可能獲得什么,就好比那個趙濤,比自己估計都小兩歲,一雙色眯眯的眼睛在自己的胸口掃來掃去,可是他這種自己都還沒搞清楚自己是誰的碩士畢業生,即使今天也算李瞳的組長,李瞳卻知道,很難帶給她什么,當然……一樣的,也需要給他甜蜜的微笑和恭謹的額首,有時,也可以和他開開玩笑說說心里的新人緊張什么的,顯得更多的默契和友好,李瞳不是這里來扮演冰山美女的……

就跟認領導一樣,她需要觀察,需要謹慎,說不定這個什么趙濤一樣是個必須搞好關系的人物呢。

中午幾個新人一起去樓下的食堂吃飯,還在念書的弟弟李謄又打電話來,支支吾吾問姐姐好,問姐姐工作順利不順利,撒嬌似的和自己說著學校里的幾則趣聞……李瞳真是拿自己這個寶貝弟弟沒辦法,又好氣又好笑,恨不得直接就在電話里問:「這次要多少錢?」了。

李瞳大弟弟李謄正好三歲,和自己這個親弟弟的關系,可以說是從小一起膩味著玩到大,非常的親密。她的老家是在河溪市的一個偏遠郊縣屏行縣,父母都是普通工人,父親「被早退」後謀了一份保安隊的工作,養家糊口,也養活一對姐弟念書。一方面,家庭稍微有點重男輕女的觀念;另一方面,自己這個弟弟,念書好,體育好,形象好,也確實比較討大人喜歡,家里自然把更多的期望放在李謄身上,自己更是從小習慣了帶個拖油瓶似的帶著弟弟。但是弟弟中考前得了一場大病,都被發了病危通知,自己那時候在准備高考,卻不得不拋下學業照顧弟弟,後來弟弟病愈後順利的考上了市重點高中河西一中,自己卻高考發揮不理想只考了個專科。因為這事,父母對自己有幾分難以名狀的愧疚,弟弟雖然嘴上不說,但是更是痴纏自己越發黏糊親熱了。其實李瞳自己平心而論,以自己在控江三中班級里中游的學習成績,無論如何也挺難考上河西大學這樣的名校。自己在控江三中也練過九球,還被戲稱為「長發台球女神」,但是其實只是身段好顯得夠范,尤其是她愛留一頭長發,垂下頭打球時,能形成不太方便卻飄逸如夢般的視覺效果;但是論台球水平也很難達到專業水准。左右如此,高考是考個三線本科,還是最後考個專科,區別並不大。早早出來謀一份工作,見識一下人生和社會,才是正經的。不過因為和弟弟越發親密,弟弟後來念高中,念大學,自己卻大二就出來工作了,又愛惜弟弟,雖然掙錢也不多,但是忍不住常常塞給弟弟一些零花錢。可能在李瞳潛意識中,也認為「弟弟才是家里的希望」吧。不過自己這個老弟……這么好的形象氣質,不知道為什么就是不談個女朋友,難道還在想著那件事?

胡亂叮囑兩句,打發了弟弟。回到辦公室,又看了看小球中心那個宣傳干事發來的催促,還是要求幾個新人「對柏林公開賽的宣傳工作提提創意」。

柏林公開賽,是國際網聯舉辦的以國家為參賽單位的網球賽,最近幾年影響力越來越大,雖然還不如四大滿貫,但是也算是比較重要的比賽了。c國可以有2名男隊員,8名女隊員(其中4名是雙打)參賽,因為c國這幾年女子網球水平發展迅猛,所以競爭也算比較激烈,參賽名單一直是值得斟酌和博弈的難題。後來河西省和國家網球中心爭取了一下,干脆在河溪市舉辦一場河溪選拔賽,以選拔賽的形式來決定參賽名單。當然這其中,也有河西現在的當打明星,言文韻的原因。言文韻即使在國家隊,也算是能排上前三的人物了,而因為外貌的出眾上鏡,性感魅力,論社會影響力,其實已經快要趕上國家隊一姐梁曉悅了。而在河西,女子網球也因為言文韻,逐漸成為越來越被矚目的項目。所以河溪市承辦這個比賽,既算是給言文韻征戰柏林爭取一個主場,也算是水到渠成的重要體育賽事工作。

這種事情,主辦其實是國家網球中心,省里和市里屬於場地方承辦,本來當然是河溪市體育局和省小球中心為主,但是李瞳在晚晴公司工作,又聽老同學安娜說起過,河西省局里,競技賽事處權力很大,這項比賽,也可以算是河西省今年最重要的幾場省內賽事了,競技賽事處處長陳禮一直都關注,屢次通過會議要求各部門加強賽事的宣傳工作,務必做到擴大影響力。這也是題中應有之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