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回:卓依蘭,初見石川躍【加長回】(1 / 2)

權力的體香 hmhjhc 5105 字 2020-12-25

河溪市屏行區人民政府。

寒意漸去,潦泉洗露,青山疊翠,桃李茹鶯……

河溪市屏行區人民政府,氣勢巍峨的修建在原屏行鎮東611國道上。屏行原本是河溪市下屬的一個縣,因為河溪城西南的溪山山脈群在行政劃分上屬於屏行縣,所以也使得屏行縣的占地面積一向遠遠超過河溪市下轄的其他區縣,80年代的時候省政府還曾經動過建立「屏行市」的念頭。90年代末,隨著河溪城區的擴張、改造、發展,也順應了全國上下建設國際現代化大都市的潮流,屏行改縣為區,正式成為河溪市第十二個區。而溪山山脈群最核心的自然森林部分,則由c國國務院審批通過後,設立了溪山國家森林公園保護區,在行政上屬於省直轄的林區,甚至都不歸河溪市管轄。

溪山山脈,實際上是大羅山山脈的分支,屬於低海拔山脈,包括了「溪山」、「紀墨山」、「斧頭山」等一些列山巒,平均海拔420米,主峰是紀墨山樂梁峰,海拔892米。其中,相對靠近屏行區中心的溪山最是出名。

這溪山,漫山蒼翠、松竹清秀、除了有許多奇花異草之外,有兩道山泉各自從東北至西南自上而下,將清澈的山泉水一路直送至屏行城區里的楊柳河,所謂「溪山」也是由此得名;甚至古代的河溪城,也是所謂「北河(太江)南溪(溪山),描盡清明盛景」,也是因此而得名。因為海拔並不險峻,景色又是怡人,一路山道上,也多是歷代人文景觀,半山腰有c國內陸禪宗古剎清秋禪寺和溪山畫壁,據說皆修建於1500年前,山頂還有一座了望台。最出名的,是所謂「溪山四石」,是一千五百年前,順帝親筆所題四個大字,「石、洞、瀑、泉」,分別拓在四塊兩丈見方的巨石上,從山腳下的「溪門古道」開始,一直到山頂了望台,每隔幾里路安置一塊,雖然實際上是幾十年前修復的,但是也算是馳名中外的人文景致了。

老實說,以這樣的先天資本,溪山向來就是河溪城旅游觀光的第一選擇。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臨近溪山的屏行區這么多年來的建設發展思路,與其去和控江區、新控江區、西文區、天溪區這些河溪市委、河西省委更加看重的周邊區域競爭現代化工業、新城區、高科技、人文教育,還不如靠著整個河西省的「綠肺」溪山去做文章,是更加水到渠成、理所當然的。

但是,c國人事政治自有其特點,因為國家森林公園行政上屬於省直轄,而屏行區只是河溪市下轄的一個區,過去幾任區委和林區的關系歷來復雜,你有你的訴求,我有我的規矩,互相扯皮,互相制約甚至互相拆台是常事。而幾任區委書記的前後赴任,也趕巧了,屏行換的比較勤快,多少有「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味道。往往是,先頭的區委書記才搞了些旅游景區的規劃,繼任的區委書記就尋找種種理由來推諉修改,屏行的建設規劃,又改成什么「以物流樞紐為中心」或者「以高科技農業為中心」之類的新思想了。反正,普通的屏行居民有哪里搞得清這些措辭區別的門道。這里面,還少不了c國最常見的太子黨、茶黨、酒黨之間的斗爭因素,人事更迭、政局詭秘,倒可惜了溪山這樣的條件,一直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開發……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來想,也算這脈山水得些松快清閑,不用那么市儈的商業化開發,也未嘗不是好事。

然而,一直到上一任省委書記任廣江書記這里,情況有了變化。任書記在屏行區和溪山林區之間,另外成立了一個「溪山旅游景區綜合開發規劃局」,並且將這個局的人事設計,做了突破性的安排,就是,規定由屏行的區委書記擔任名譽局長,由省旅游局指派一位副局長,擔任執行局長,而把林區的工作,主要放在非旅游開發區的林區保護上,將林區和景區區分開來……這么一來,實際上甩開了林區,顧全了區委的利益和面子,而以河西省旅游局的專業人士為主,搭建了一條直通管理線。屏行要以溪山為資源,開發成為河溪城西南的旅游中心的大規劃也算有省委做主,定了下來。

任廣江三年前調任中央任職,算是離休了,王鼎書記在河西履新。就在人們也在猜測是否會「一朝天子一朝臣」,王書記會把任書記這個本來就有爭議的設計淡化的時候,王鼎書記卻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充分肯定了這個開發規劃局的意義。王書記還將他以前的助手之一,時任南海省旅游局國際交流合作處處長魏曉月女士,走了一圈人士關系,先是從南海省平調到河西省,然後升遷為河西省旅游局副局長,再順理成章的按照任廣江書記定下的「規矩」,調任到這個規劃局擔任局長。

這時,很多人才緩過神來,王鼎書記果然是政治家,頗有眼光和手腕,這也是屬於「借力打力」,要利用任廣江書記留下的這個特別舉措,在河溪的旅游事業上下一番氣力了。說的直白點,他蕭規曹隨,卻加大了執行力度,將來有了功勞,自然是他王書記的眼光魄力,萬一演砸了,也有個墊背的。因為魏曉月是王鼎當年在南海還當小局長時候的辦公室實習助理,算是王鼎的學生,如今調過來,魏曉月自己有一套班子,並不在省旅游局應勤,常年就在屏行區辦公,也就因為這層關系,魏曉月這個副廳級干部,在屏行搭建的這個辦公室,論職權和資源,在河西省都是炙手可熱的。就是瞎子都看的出來,河西要在溪山的旅游開發上,做一些大動作了。

這位還不到四十歲的女局長,倒果然也有些魄力和手腕,不是裙帶關系的學生那么簡單,她履新至今兩年,屏行區內的停車場、花海公園、連鎖酒店、濱河民俗區已經翻修完畢,溪山的景點改造和景區擴建已經起步,萬年集團計劃在這里建設的七個山區度假村的規劃也一路綠燈,已經開始鑿山動工,據說還和海外樂高集團簽署了備忘錄,計劃用七年時間,在溪山山腳下,建設一個「樂高魔法王國主題樂園」,機場大巴甚至開辟了一條專線,從河溪機場都不去河溪城區,而是直達溪山腳下。而除了這些讓人眼花繚亂的動作之外,還有一個媒體上絕對看不到一絲蹤跡,其實卻是驚心動魄的變化,就是「溪山公墓」的搬遷。

為了給景區讓路,魏曉月三次在省委擴大會議上慷慨陳詞,說動了河西省委和河溪市委,居然將河溪市民的老公墓溪山公墓,一股腦兒的從溪山山腳下,挖林整地,移墓動遷,搬到了三十公里外的遠郊荒地。為了這個事情,搞的很多人上訪、砸車、鬧事,民間甚至有人罵魏曉月是「挖墳婊子」,最後,魏曉月即是依仗著王鼎書記的信任,也確實是一副鐵膽冰心,居然還是硬生生辦了下來。這份鐵腕女強人的氣質做派,也算是震懾了不少人。

……

今天,是這個「溪山旅游景區綜合開發規劃局」召集的座談會,名義上的主辦方是屏行區區政府,主旨是給幾個在景區砸了錢的公司一個平台,可以為各自在景區的項目造造勢;也是以河西省旅游局的名義,邀請了全國的旅游平台、媒體、分銷商來宣傳一下景區特色。以魏曉月局長在河西的影響力,河西衛視也很給面子,居然派了當家花旦「河西之蘭」卓依蘭出席旁聽。

對於卓依蘭來說,在不同的場合,是有不同的定位和身份以及需要不同的表現的。這種地區政府主辦的宣講會,如果從她的媒體新聞角度來講,是很普通的,並沒有特別的價值,甚至可以說完全不值得她來旁聽。但是河西省上上下下,如今誰都知道這個溪山景區的開發,已經和王鼎書記是一條胡同里的事了,魏曉月和王書記是一榮俱榮的,省外的媒體當然管不了,台里特別派自己來,是某種必要的宣傳配合、工作需要。

這可不是一個普通的主持人,這可是卓依蘭,這可是獨家訪問過業界領袖、國家領導、海外元首的「河西之蘭」。不管什么樣的活動……她在座位上那么就這么坐著,也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整整一個上午,卓依蘭就只能優雅的穿著一身灰白色的立領旗袍式的套裙,將兩條如同藝術品一樣的長腿微微的交疊一下,坐在聽眾席的第一排,心里頭是漫不經心表面上卻是只能微笑感慨的聆聽著一個又一個上台演講者,或激昂慷慨,或得意洋洋,或索然無味的宣講著他們各自的項目。以她的知名度和氣質形象,在這種場合,就算是名人也算是花瓶的存在了。少不了有各種各樣的男男女女,來特地繞到自己面前,自我介紹,拉拉關系,說說有的沒的,甚至要個簽名什么的……做傳媒,並且是做傳媒中的女主播,其實是類似娛樂明星一樣的存在,她已經輕車熟路,甚至知道參加這樣的活動,連飲水都要適當控制。不去洗手間當然不可能,但是隔三差五站起身來去洗手間,也容易讓台上的演講者自信心受挫,這是一份必要的風度和善意。

好不容易捱到中午,溪山旅游景區綜合開發規劃局魏曉月局長,屏行區分管的區旅游局賀局長,以及應邀而來的國際品牌redoxc國地區負責人peter.neo.sanders,來邀她一起工作午餐。直到這會兒,她才算是能微笑的略略舒展一下筋骨,優雅的起身,和工作人員打個招呼,乘著空隙去趟洗手間,然後才在禮儀小姐的指引下,和幾個領導一起去了隔壁的小宴會廳就坐。

這種活動間隙的工作午餐,雖然有一位副廳局級干部,一位副處級干部出席,也不可能太講究的,這幾年c國也挺講究原則,越是這種場面上越是要略為寒酸一些。要不是peter.sanders是外籍客人,卓依蘭算是「名流」,賀局長恐怕連「四菜一湯」之類的老梗都是好意思拿出來的。即使如此,也不過是在宴會廳的擺了一桌圓台面宴席,零七八碎十幾個菜,上了幾聽飲料,更是不可能見酒水,純屬工作餐。

魏局長居中而坐,sanders和卓依蘭一左一右依次排開,賀局長坐在另一邊作陪,然後就是五六個天知道是什么人的隨從人員。

「來來來,我以橙汁當酒,敬各位一杯……感謝各位,辛苦了,辛苦了。」魏曉月局長笑盈盈的舉起果汁杯,她雖然名義上是省旅游局的干部,但是常年常駐扎在屏行,其實才是真正的東道主。

卓依蘭也端起橙汁杯,更是不經意的觀察了一下這位省委書記的「嫡系干將」、名動河西的女局長:據說,魏曉月今年也才三十七歲。細細看她眉梢眼角,年輕的時候應該也算是個美女,自有一分秀麗優雅。不過,這個干練的女局長,就算用了一些淡妝,衣著妝容也得體,身材也保持的很好,只是,卻依舊掩飾不住一份典型的,因為工作疲勞而導致的滄桑感。有時候想想……那位和自己還算「熟識」的晚晴集團的那位美女總裁夏婉晴,可能也要三十七、三十八了,但是無論從什么角度去看,夏婉晴都是儀態萬千,宛如初春少女,更似社交名媛,一顰一笑都能如同溪月湖里的月光能讓人迷醉……而這位魏局長,和夏總也是同齡人,雖然也有個美人底子,卻顯得有些風情不足了。

即使是成功的女人,還是應該用美酒、華服、珠寶、名車來妝點……

席面上眾人全都起來應和,然後都微微在玻璃杯里象征性的抿了一口,又都坐下。魏局長是第一次和卓依蘭見面,倒是分外熱情,轉身就對卓依蘭笑著招呼:「卓小姐能光臨,我們是蓬蓽生輝啊。」

「您叫我小卓或者小蘭就可以了。」卓依蘭是知道分寸的,魏曉月局長可不是普通的副廳級干部,說「蓬蓽生輝」之類的話未免太客氣了,當然,也要照顧在坐的其他人的感受,她連忙笑著對眾人謙言:「能來這里向魏局和各位領導學習,我是獲益匪淺的……」那sanders和賀局長自然連連謙辭。

哪知道,這位魏局長的風格,果然如傳言中一般的雷厲風行,並沒有那些俗氣的客套,居然矜持的搖了搖頭,說:「哪里……小卓你見笑了。我知道,你們都是見過大場面的年輕人,這種程度的宣講,對你們來說,是很淺薄的,對河西衛視來說,更只是宣傳部門的宣傳任務罷了……哈哈……沒事沒事,我是玩笑玩笑,我們都要工作的么。其實……萬丈高樓平地起,我也不指望一天兩天的,屏行就能有真正的國際化的大手筆,只能從這些項目著手……三年吧,三年後,我們再辦一場溪山景區開發第一階段的慶功會,那時候,小卓你再來看,保准也讓你感慨幾分,那時候,我還希望你能真正的為屏行景區的功臣們做一期節目呢,哈哈……溪山這么好的一塊風水寶地,要真能在我們這一批人手里煥發新容,給河西的國民經濟和城市功能的完善,做出應有的貢獻,我們就可以自豪的說一聲:不愧黨和人民的信任了。」

她這么坦誠直言,卓依蘭倒是也略略有些感動,不過她也察覺到了,這位魏局長語言中的「小技巧」,一個「我們這一批人」就很舒展的把自己這個客人拉到了一邊,她是名門之後世家名媛,知道什么事情都要有「分寸」兩個字,所以也不搭這個腔,倒是投其所好,問了一句:「魏局長,我上午聽了一下幾個項目的特點,感覺……我們屏行的旅游開發,似乎是要走高端一些的路線?」

魏局長似乎低頭想了想,才點頭說:「高端、低端都是相對的……我知道,一些項目聽上去……又是會所,又是高爾夫,又是度假別墅什么的,可能……洋氣了一些,和基層人民群眾的需求還有一定的距離。不過招商引資么,排頭兵,那是一定要有品牌、有檔次,才容易吸引後來者陸續跟上……我做了好多年工業區、商業區的引資開發,大多是這個套路。你吸引了微軟來入駐,那么二三線的it公司自然願意跟進;就算你蓋個商場,總要想方設法先開個星巴克,奶茶鋪和甜品店才會進場么……旅游景區的開發,其實也是一個道理,星級酒店和度假村不落實,光搞個兒童公園什么的能成么?給我們一些時間,溪山一定會百花齊放的。絕對不會僅僅成為富豪們的山區別墅的……」

卓依蘭沒想到,她連續兩段說話,都是如此犀利、真誠、熱情,竟然一點官腔都沒有,而且好似短短一瞬,就能察覺到自己那點新聞工作者本能的「言外之音」,這位王鼎書記的學生,果然與眾不同。她是見過各類官場人物的,倒不由對這位言之有物的女局長起了幾分好感,點了點頭,竟然燦爛的笑了一個,才也換了比較真誠的口吻道:「您說的對……當然是一線品牌和項目先進來,有了標桿,後面才好跟進……不過,其實溪山開發確實已經拖了好多年,如今的國內的類似景區開發,其實已經很泛濫了。您剛才的主旨演講我認真學習了,您要保護溪山的自然人文景觀,盡量在山腳下的屏行區人工湖這里建設'度假型'景區。恕我直言,用意當然是好的,但是國內類似的景區很多,招商就可能不容易,開拓品牌也不容易……為什么不盡量利用好溪山自身的資源呢?」

魏局長隨口夾了一筷子菜,用力了點了點頭,才道:「小卓果然是行家,一針見血啊。你說的對……現在又不是90年代……國內的五a級景區,甚至四a級景區,尤其是擁有自然資源的一些大城市郊區,開發度假型景區模式大多很雷同……唉,這雷同兩個字啊……並不是因為大家缺少創意,而是因為那個模式,'靠近國際化大都市建設商用度假型近郊景區',本來就是最合適的模式,所以大家才群起而效仿。但是問題是,市場,已經被過分透支了,人民群眾的需要也被過分透支了……所以導致的結果呢,什么這個山,那個山,這個湖,那個湖,其實千篇一律,引入的項目也千篇一律,那些景區……你去拍照,拍一個,全國都不用去了……最後呢,都開了一條長得其實一模一樣的'民俗一條街'賣賣臭豆腐……哈哈……淪落到這些景區都毫無特色,成為了只有長假才會有平時沒有出門能力的工薪階層'到此一游'的地方。一到了節假日,人山人海,其實呢,人均消費很低,景區的體驗也根本上不去。體驗上不去,服務就一定會降下來。人們來了一次,就不會再來第二次,而來的人呢,大多也消費能力很有限。一旦基礎消費能力有限,景區的從業者為了生存發展,只能變著法子增加二次收費,一些不法商販就強買強賣甚至坑蒙拐騙,幾年下來,景區的聲譽就敗壞了,然後呢……就冷落了。可惜啊……可惜那一片山山水水的自然資源,都不僅僅能算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都是大自然給我們人類的恩賜啊,卻給惡劣的旅游建設循環搗毀了。我立意要從高端建設起……就是要頂著壓力,頂著流言蜚語,給咱們溪山的好山好水,有一個真正的'國際級品牌'奠定基礎啊。」

卓依蘭靜靜的聆聽,似乎也在細思魏局長的思路。

魏局長卻自己笑了:「當然……我們雖然能看到這些弊病,但是我們也不是神仙……也只能想方設法做一些大膽嘗試……並不是說一定能解決啊。所以,一方面我們說,溪山的自然資源和歷史人文景點,一定要保護起來;屏行區,卻要大膽開發起來!這樣……即使在試點中有一些偏差,至少……也是保護了溪山啊。另一方面,我們還要引入真正的國際化景區建設人才,讓專業人士帶著我們探索。而不是自己悶頭干。」

「那以魏局現在的調研和想法……我們主要應該做什么樣的嘗試呢?」

「特色!關鍵是特色兩個字。高端本身不是特色。或者說是建設一個度假景區的'與眾不同的靈魂'……即使是高端度假,也要是有特色的高端度假……上次,我們的李零省長,在常委會上提到了一個'健康度假、體運度假'的概念,以體育和健身項目為切入點,就很有想法……我們和省體育局劉局長,羅處長也研討過……那個……」

……

魏曉月局長似乎還要就「建設景區與眾不同的靈魂」這個話題繼續說下去……這個時候,似乎是她的隨行行政秘書,從小宴會廳的門外,推門進來,走到魏局長身邊,耳語了幾句。

「哦?……不不不,沒關系,沒關系」魏局長似乎聽到了秘書的什么建議,卻連連笑著擺擺手:「叫他進來,打個招呼么。這里也沒什么外人。」

然後,魏曉月笑著向席面上眾人解釋:「哦……沒什么事。對不起啊,有個……嗯……小朋友,哈哈……今天路過屏行,正好來看看我,我打個招呼。」

「哪里哪里,請進來一起坐啊……」眾人一通胡亂客氣。

卓依蘭是笑而不語的,她更加覺得這個魏局長有意思了。說話的口吻、做事的風格,都透著一股更像是個激情澎湃的企業家,而不是c國機關干部的氣質。居然還有這種「路過的朋友打個招呼」的事。

不一會兒,秘書引進來一個看上去才二十七、八歲的年輕人。

也不知道為什么,雖然只是路過的「來打招呼」的客人,這個看上去文質彬彬的大男生……卓依蘭居然忍不住多看了兩眼:這個年輕人,穿著一件polo衫,帶著一副黑色板材邊框眼鏡,干凈利落的短發略略打了一些定型,顯得很整潔清爽;文質彬彬,五官棱角分明,算是挺帥氣的一個大男生;身高挺高的大概有一米八還出頭,在polo衫和牛仔褲下,也能看到肌肉的線條也很挺拔,一看,就是平時很注意鍛煉的那種……最有趣的是,他既不局促,也不刻意殷勤,倒是很大方的對著滿桌的客人略帶紳士那種「打擾了」的禮貌歉意的笑了笑,而且……似乎,他也似笑非笑的,在那一瞬間,「觀察」了一下自己。

不管在什么局面上,卓依蘭當然習慣了自己是焦點。她一身旗袍套裙下那優雅曼妙的身姿就足以吸引任何人的目光;何況,她是「河西之蘭」,省外不談,只要是河西人,只要還看電視,有幾個不會覺得她「眼熟」而多看幾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