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五章:臭毛病(2 / 2)

這次能這么快籌謀好這件事,說實話是因為徐老贏那套融合技對他的啟發,當他開始研究靈力屬性的相生相融後,他有了不少成果,這些成果對他來說不算適用,因為普遍靈力消耗太大,但對那些蛻凡境巔峰的武者來說,這套融合技無異於真正的殺招,可以讓他們的戰斗力至少提升兩三個檔次。

兩世為人的他清楚的知道,只有孩子的世界才分對錯,大人的世界只有利弊。要想打動那些擁有投票資格的族老們,什么感情、身份、包括自己的潛力都是狗屁,只有實實在在的利益才會讓他們松口,支持廢除禁耕令。

而到了他們這樣的層次,金銀對他們來說,都不是利益。所謂的利益,一定要是那種可以實實在在傳下去的東西,常見的比如一門獨有的人武技,一件厲害的靈甲或是靈兵再不濟也得是一頭凶猛的靈獸,這些東西只要送過去,他們還會斟酌是否支持你的提案。

曾經唐存甫彈劾唐志,不知花了多少手段精力才有那般規模,而唐羅這次要做的事,相較於彈劾族長的難度,其實低了很多。因為禁耕令這個東西,本來只是為了控制西陵人的手段,同時也是為了獲取財富。

因為世上最賺錢的生意,永遠都是這種不起眼的東西,比如說布行、牧畜、糧商、鹽油。這些看似不起眼的東西,架不住人人都要用阿,你說開青樓掙錢,可西陵三百萬人,嫖客才多少,而且他們也不會天天去青樓吧,賭坊也是同樣的道理。

可食物不同,就算你再厲害的武者,也得吃飯吧,三百萬人,一年便要吃多少東西。

所以這禁耕令就是氏族穩定汲取錢財的一個手段,要是允許人人自由種地,那還有誰來買糧行的糧食。

雖然令行禁止,但也有一些平民壯著膽子自己在山間開了一些荒田,種些蔬果吃,這些事情警備司都知道,卻也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並不是因為仁慈,而是因為萬乘寶船出現後,唐彌兩氏發現,行商加劫掠的收獲,不亞於一年賣糧的收入,所以只要平民不明目張膽的種在城外,唐彌兩氏也就不計較了。

也是在這樣的前提下,唐羅才覺得有廢除禁耕令的可能性,若是沒有萬乘寶船這個進項,哪怕他再絞盡腦汁,都無法籌劃這件事。

而現在新城又多了幾十萬居民,本來供給給糧行的售糧現在都要緊著這群剛剛加入還沒有歸屬感的難民,如果再不廢了禁耕令,可以想見隨著糧價的日益高漲,西陵的百姓生活會越來越艱苦。

餓死倒不至於,但一頓飽一頓機肯定是免不了的,所以唐羅一定要在春收之前搞定這件事,因為要留出給這群民眾開荒種地的時間,到了夏收他們應該可以收獲第一季。

伏在府邸的書房里奮筆疾書一個下午,唐羅准備了一十四個信封,拿著這些信封,他找到常管事說道:「這些信,按照名字分別送到十三位族老府邸和宗學山長處。」

常管事接過信封後行禮離開,唐羅坐回椅上,伸了個懶腰,看著窗外的夕陽,舒服的眯起了眼。

能做的都做了,現在就只等回執的結果,他只希望不要全部被打回。

雖然拿出了足夠誘惑的利益,但有些人總是會用一種特別頑固的思想去捍衛一套已經過時的規矩,這種事情,在任何時代都屢見不鮮。